关注我,靠近唐夕日富一日 这是唐夕的第1171篇原创文章 你好哇,我是唐夕~ 这个时代,极致的利他,才是高级的利己。 你每天坚持读书、打卡、记录,但合上书本和放下手机后,真的感到满足吗? 我也会经常看到很多人会让大家多多记录自己,但很多时候就是记录一些碎片,过后也不会翻看,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发挥不出记录的价值。 记录固然重要,但如果无法转化为行动,它的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 这些只是“输入”,他们可以让你变好,却未必能让你真正厉害。 输入是基础,但输出才是关键。输入就像吃饭,输出是做饭给别人吃。 跑步、看书、学习,这些事的评判标准,全靠自己设定。 你可以默默坚持一天、一年,甚至十年,只为了提升自己。 但如果没有任何方式输出,只会像深埋土壤的种子,始终难以破土而出,成长为真正有影响力的成果。 一旦你决定开始输出,你面对的就不再只是自己,而是陌生人。 你必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经验对别人有帮助。 很多人以为,只要多读几本书、多锻炼一下,生活就能变得更理想。 可实际上,他们一直在吸收他人分享的果实,自己却没有种下哪怕一颗种子。 去年我从 0 做起 3 个万粉公众号,写出多篇10w+爆文,给大家分享一些珍贵的经验。 如果你想要真正做好输出,有两个关键动作: ·高频开启:不要等待“完美的时机”,而是频繁输出,用行动打破内心的迟疑。利用好碎片时间用语音记录和输出,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 ·坚持利他:输出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帮助他人。只有当你真正为他人创造价值时,输出才会成为你成长的助推器。 降低门槛,高频开启。 “先写一堆垃圾出来”。 大力出奇迹,在输出上也同样适用。 对于没有输出习惯的人来说,先大量输出,高频次输出,让大脑习惯性思考,习惯性的想表达点什么,远比输出质量要重要的多。 这里分享一个工具和一个概念。 一个工具:为了方便输出,我会使用闪念贝壳来进行语音微写作,把灵光一闪的想法、见解直接说出来转文字,自动整理好。相当于一次打通记录到输出,“让知识在脑海里刮一道”。 语音写作让我不需要打字就能输出,我可以公园散步的时候说、洗脸的时候说,甚至骑车的时候还能记。 这篇文章的大纲也是我在逛公园的时候“写”的,有任何碎片想法我都说出来,让AI梳理好,回家后填充内容即可。大大降低了输出的门槛,更容易坚持! ![]() 一个概念:在《输出力》中有提到“知识的周转速度”。 输入和输出两端,就好比便利店中应接不暇的商品。 你作为老板,要想办法卖出货,(也就是把知识输出知识给客户),而不要让商品放在货架上蒙尘。 高频次输出就相当于一件商品不停的卖出去,然后我们就不断补货(倒逼输入)。 否则旧有商品占着位置,想更新也更新不动。最后只能把卖不出去的东西丢掉,或者放着吃灰。 那如何提高知识周转能力呢? 答案就是:调整输入和输出的比例为1:9。 具体的方法:在读书的时候,每读5~10页,就尝试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口述,想象你在讲一件事给小孩子听。 我会复述书籍的要点给闪念贝壳,然后让它梳理好,再通过 AI 问答了解知识的更多使用场景和案例。或者直接进行复盘,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 ![]() ![]() 《毛选》指出:“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 其实不管输出什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做起来。不管是写50字日记,还是拍10秒的视频,只有行动才能快速获得反馈。 拒绝自嗨,要多利他。 输出不是个人思考,而是与他人产生连接的桥梁。 当你写文章、做产品时,别忘了,读者在消费他们的注意力,消费者在投入他们的时间和金钱。如果内容无法引发兴趣、提供启发或带来思考,凭什么让人愿意为你的输出买单? 想让自己的输出被大家认同,必须搞懂两个核心问题: 1. 你的输出对象是谁? 很简单,就是还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人。 你不需要成开创者,只需要比别人快一步,或者表达得更通俗、更易懂。越基础的内容,受众越广;越具体的问题,越稀缺。 比如你刚刚写了一篇破万阅读的文章。 那你就可以做一条短视频,讲“如何写低粉爆文”,目标就是那些刚开始写公众号的人。 你走在他们前面一步,就是他们的参考对象。 聚焦到“公众号文章”这种具体场景,又能让人精准找到你。 你提供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省去试错的路径”和“入门的信心”。 同时,记得多多使用AI,直接在你的笔记下面让他挑战你。 比如:从读者角度,梳理一下这篇文章是否有缺陷,你读完后能收获什么?然后持续不断完善。 也能够直接创建一个智能卡片,输入这个“读者”的人设,后面做好大纲直接一键调用。 ![]() 2. 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要么提供干货价值,帮大家解决一个问题,要么提供情绪价值,让大家爽。两者皆有当然最好。 比如讲时间管理,别空谈"自律",直接分享"如何用四象限法规划每天工作"; 讲副业,别只说"搞自媒体",而是拆解"新手做自媒体30天赚钱路径"。 用户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具体怎么做"。 如果你的输出没有以挖掘他人需求为出发点,那它就只是记录,是自我感动,是孤芳自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再好的内容也难以被埋没,但前提是你必须让价值触达到需要它的人。 极致的利他,才是高级的利己。 我把自己过去一年跑通4个公众号变现,从0做起3个万粉公众号,写出多篇10w+爆文的经验写成了一篇文章,分享给你:2024年写出多篇10万+,涨粉4w+,我是如何培养网感、运营多个公众号赚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