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个人卖家是没有办理税务登记的,小额交易商家也可以不用办理营业执照。相关法律法规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就是不管你是单位、企业或个人,从事商品销售或服务等交易活动,都应该向消费者提供发票,买家没要求提供,可以不开,要求提供那就必须开,否则投诉到电商平台,自己会被罚款100元转给买家,投诉到税务局,自己也可能会有麻烦。商品也可能被买家投诉后白嫖,在聊天沟通过程中,商家不能说对方白嫖、羊毛党等,被投诉辱骂百分百成立,会被平台罚款300保证金给买家,虽然可以起诉电商平台获取买家信息,再以不当得利起诉买家追回保证金,但耗时会很漫长。 遇到买家询问是否可以开发票,自己千万不能说金额太小或其它什么理由,告知对方不能开票,对方下单不发货或发货都可能会被投诉成立。如果买家问能不能开专票,则可以答复可以开增值税电子普票,也不宜告知不能开专票,要说自己能开的类型,否则被投诉也可能被罚款。 买家有权在成功交易后,任何时候要求卖家开发票,前提是交易已经成功完成,没有完成之前,商家可以不开票,但不能告知不能开票,可以说要等交易完成后再提供。可以在当地税务局官网代开电子增值税电子发票,资料填写不当可能会被拒绝,如果提示没有办理税务登记等失败,那就以广东省为例,去小程序粤税通申请代开,不宜找其它同行代开,避免被买家投诉虚开什么的。现实中可以找自己供应商直接代开给买家都行,一般没人计较,但在电商平台如果买家发现开发票不是卖家,而是其它单位或公司,就可能被投诉虚开发票什么的。 很显然这些事对于个人卖家来说,非常不利,这是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合理导致,应该像小额交易的个人卖家提供优待措施,就像不用办理营业执照那样,月交易额低于多少的个人商家,可以不开发票,这样才能有助于小商家的发展,或尽量提供给小额商家开票流程上的更多便利或优惠。 平台的态度就是不缺商家,需要尽量留住买家,所以他们乐意把商家的保证金以罚款的形式转给买家,哪怕有的买家就是专门靠发票投诉牟利的不良分子,因为很多买个人卖家,特别是新开的网店,根本就不懂这些,只要有人问能开发票吗,大都会中招,告知开不了啊,我是个人小卖家,不会开。严格来说,淘宝平台是个人对个人的交易平台,所有交易是个人对个人,就算要开发票也是个人对个人,但是很多时候买家提供的发票抬头却是公司或个体户等,这明显不符合相关规定,通过搜索查到买家有商家账号的情况下,倒可以理解对方是公司或个体户,当然对方可以个人付款,代表公司来交易,只不过商家或平台没有必要去核查这些而已。 平台的要求是按照买家填写的抬头去开发票即可,在现实交易中,如果对方是个人来交易,要求开给一家公司发票,也是可以的,因为个人可代表公司现金付款,如果是转账那就应该使用公司账户了。根据发票管理规定,开的发票业务需与实际交易相符,所以如果自己是个人店,还是要用个人身份开票,不要用公司,不要去找其它个体户或公司帮你代开,一旦被买家投诉虚开,大概率也会被罚。 商家不可要求买家增加税点或加钱才开发票等,被投诉也会被罚款,因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报价应包含税金。现实中很多报价就是分不含税或含税报价两种,所以就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误解,认为那是合理合法的。 当买家询问能否开专票时,也不能说开不了,可以答复可以开增值税电子普票,需在交易成后开,只说自己可以开的类型,其它别多说。如果平台以不开票,就违背承诺为由将订单进行仅退款,商家可以起诉买家,不开票和商品交易是两回事,不能因为没开票,就让买家白嫖商品或服务!聊天过程中更不要说买家白嫖、羊毛党,投诉辱骂会百分百成立,罚款300块给买家,虽然可以不当得利起诉买家要求退回,但起诉非常耗时。 普票与专票区别: 专票具有增值税抵扣功能。假设A公司(一般纳税人)采购设备取得113万元专票(含13%税额13万元),这13万元可全额抵减其销项税额;若为普票,则113万元需全部计入成本,无法抵税。 两种发票均能作为成本凭证抵减企业所得税。例如,企业支付100万元广告费取得普票,虽不能抵扣增值税,但可在计算利润时扣除,降低应税所得额。 小规模纳税人通常只能开具普票,若需开专票,需向税务局申请代开(部分行业试点自开)。一般纳税人则具备自主开具专票的资格。 开具普票仅需提供公司名称和税号;开具专票需额外补充地址、电话、开户行及账号。企业初次合作时,建议提前核对信息,避免因填写错误导致票据作废。 小规模纳税人优先使用普票以享受免税政策;一般纳税人应尽量获取专票以优化税负。 面向个人消费者或免税业务,使用普票;企业间交易(特别是供应链上下游)优先互开专票。需注意:虚开专票涉嫌刑事犯罪,企业需确保业务真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