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还记得这个吗? ![]() 对!没错! 这就是宝塔糖! 这或许是一段属于70、80后的记忆, 但对90后、00后的朋友们来说, 可能会有一些陌生。 不过需要知道的是, 它为蛔虫率的降低立下了汗马功劳。 ![]() ![]() 一、宝塔糖的前世今生 ![]() 宝塔糖,作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中叶。 童年时代宝塔糖之所以如此“风靡”,是由于当时寄生虫病是我国一个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感染率居高不下。宝塔糖,以其独特的驱虫成分和甘甜的口味,成为了家庭常备的健康小零食。 ![]() 不同于一般糖果,早期宝塔糖的主要成分是从菊科植物蛔蒿中提取的化学物质——山道年,山道年能够麻痹蛔虫的肌肉,使其无法继续附着在肠壁上,从而随粪便排除体外。然而由于蛔蒿的绝种等多方面原因,现代宝塔糖的主要成分已替换为磷酸哌嗪。 ![]() ![]() 宝塔糖(磷酸哌嗪)虽然具有一定的驱虫效果,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不良反应,且对肝肾功能不全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禁用。随着医学的进步,宝塔糖已逐渐被高效低毒广谱驱虫药物——肠虫清(阿苯达唑)所取代,但在特殊情况下仍具有应用价值。 ![]() 可以说,宝塔糖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打虫药,站好了属于它的那一班岗,也成为了一代人的甜蜜回忆,它在我们抗击寄生虫的历史上书写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如今,随着全国推广驱虫以及集体卫生意识的提高,到2019年,我国的蛔虫感染率已经下降到了0.36%,部分省份甚至出现了零感染。那么,我们现在还需要打虫吗? ![]() ![]() ![]() 二、成年人需要打虫吗? ![]() 驱虫打虫,对很多成年人来说,会是一个很久远的记忆。提及驱虫,我们会想到给小孩子驱虫,给宠物驱虫,但是似乎极少想到给自己驱虫。 环境的优化、卫生条件的改善、免疫力的提升,让很多人意识不到寄生虫感染的存在。事实上,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不经意间搭建了寄生虫们悄悄潜入的桥梁—— (一)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和海产品 ![]() (二)生食未经处理的蔬菜和水果 ![]() 无论是肉类还是蔬菜,如果未经充分烹饪煮熟,都存在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如果你有生食的习惯,或许可以结合症状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打虫。 ![]() ![]() 二、成年人需要打虫吗? ![]() 成年人患不同的肠道寄生虫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一)蛔虫病 一般表现为脐周隐痛、荨麻疹、腹部阵发性绞痛等,可在大便中直接看到虫体。严重者可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呕吐等; (二)胆道蛔虫症、阑尾蛔虫症、鞭虫病 表现为食欲不振、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相交替或出现黏液血便等,可引起全身虚弱、消瘦等; (三)蛲虫病 表现为食欲不振、失眠、烦躁不安及肛门奇痒等症状; (四)钩虫病 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皮肤侵袭期表现为皮疹,肺部移行期表现为咳嗽、气促、咽痛、发热等类似的呼吸道感染征象,肠道寄生期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贫血等症状; (五)绦虫病 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为多见,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亢进等。 如果你在生食后,出现类似的症状时,请一定到医院进行检查,我国目前的诊断方法就是大便查寄生虫卵。 千万不要自己盲目服用打虫药! 千万不要自己盲目服用打虫药! 千万不要自己盲目服用打虫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总的来说,寄生虫的感染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在这个领域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规避风险的方法。在很多时候避免“病从口入“,就可以帮你阻隔绝大部分的感染可能—— 1.拒绝生食或半生食各种肉类及肉制品; 2.生、熟食品的刀、砧板、盘子等厨具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最后,祝愿您和您的家人都可以健健康康,远离疾病! ![]() 供稿/编辑:信息中心 审核:李 伟、唐 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