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能考中举人,已经很不容易。能高中状元,已经算是祖坟冒烟了。 其中最特别的就是探花了。无论是状元还是榜眼,其实都只看才华。唯独探花,因为是一甲最后一名,才华可以差一些,但是颜值一定要到位。 但是在乾隆朝却出了这么个例外,乾隆皇帝钦点了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当探花。这又是为何呢? 这位探花郎名叫刘凤诰,乃是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 刘凤诰出身寒门,自幼丧母。好在刘凤诰学习十分刻苦,也十分懂事。 刘凤诰原本就很有天赋,进了书院后可谓是如鱼得水,他的学问和才华都是不断进步。他写出的文章经常被书院的先生拿来当范文。 但是祸从天降,一次一群“夜行衣”人,竟然把刘凤诰的眼睛弄坏了,当时刘凤诰的眼睛血流不止。此后,刘凤诰的一只眼睛便废了,成了“一只眼”。 此事对刘凤诰的打击很大,此前的他相貌清秀,一表人材。不过刘凤诰不是一般人,他用了半年时间就从此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因为他知道,以自己现在的情况,想要改变命运,摆脱这些不幸,只有科举一条路了。 他一路过关斩将,秀才、举人皆是轻易拿下。就等最后殿试了。 这次殿试的主考官正是乾隆皇帝。刘凤诰过来规定考试时间才交卷,考官念他一只眼,让他考完。考官们批阅了他的考卷,一致认为刘凤诰足以排进前十,至于具体排名,还要看皇上的意思。 乾隆皇帝看了刘凤诰的文章,是越看越喜欢,于是第二天特意召见了他。 但是当看到刘凤诰后,为了名正言顺地将刘凤诰赶出前三,乾隆打算好好为难刘凤诰一番。 他对刘凤诰说道:“听说昨天你是最后一个交卷的,早就过了交卷时间。所以朕要好好考校一下,看你是不是有真才实学,你可有意见?” 刘凤浩说:“臣没意见,一切都听陛下的。” 朕的上联是:“独眼”不能登金榜。 刘凤诰一听,就明白皇帝是在嫌弃他的独眼。不过他也不是轻言放弃之人,他略微思索,便答道:“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说他一只眼,没资格金榜题名,踏入仕途。于是刘凤诰巧妙地回答乾隆,即使只有半轮圆月也能照亮大地,他一只眼睛又如何不能登堂入室,为朝廷效力呢? 乾隆闻言感到惊讶,因为刘凤诰不仅对上了对子,更是对他进行了巧妙的回击。这下子乾隆不敢再小看刘凤诰,打算拿出点真本事了。他说道:“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 刘凤诰略一思索便答道:“春牡丹,夏芍药,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乾隆明显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于是大笑道:“妙,实在是妙,那朕就如你所愿。这探花就是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