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蒙磊||田埂上的新芽(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5-04-19 发布于福建


田埂上的新芽
蒙磊(广西)


在村子的尽头,田埂蜿蜒,如大地的脉络,默默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希望。田埂旁,几株新芽在微风中轻颤,奋力向着阳光生长,它们带着冲破寒冬的倔强,恰似阿威一家对生活的执着。
 
不远处,“噼里啪啦——”鞭炮声炸响,喜庆的硝烟弥漫整个小山村。今天,阿威家三层半高的小别墅封顶了,这是村里的大喜事。阳光洒在崭新屋瓦上,折射出希望的光芒,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笑颜。阿威的妻子捧着喜糖穿梭在人群中,眉眼弯弯,脸上的笑容宛如春日里最灿烂的花朵。望着热闹场景,阿威的思绪飘向远方,往昔艰苦岁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曾经,阿威家是村里最穷的一户。父亲双目失明,却有一副好嗓子,年轻时凭动人山歌赢得阿威母亲的芳心。后来,生活磨难接踵而至,诗意的爱情被蒙上苦难的阴影。父亲常于村后山坡,对着空旷山野唱起哀歌,倾诉生活的艰难,那歌声宛如寒夜孤雁的悲鸣。母亲因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难以胜任简单的体力活。记忆里,阿威最深刻的画面,是寒冬里自己单衣光脚,手里紧紧握着一根棍子,另一端牵着父亲,往村口的那口老井艰难走去挑生活用水。风如刀割脸,阿威稚嫩的双脚踩在冰冷土地上,每一步都冻得生疼。他和父亲一大一小的身影,在寒风中摇摇晃晃,似在与命运进行一场没有尽头的抗争,又像逆水行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阿威一家原本有六口人:他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然而,命运残酷,大姐幼年因病早逝,只剩下阿威、一个姐姐、哥哥和残疾的父母,一家五口挤在两间破旧的土泥房里。那土泥房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前面是狭窄的厅堂,勉强能招待客人,每次来人都显得格外局促;后面是简单的灶台,烟熏火燎,昏暗光线和呛人浓烟,默默诉说着生活的窘迫。里间睡房更是狭小,上下层都用来睡人,木板床吱呀作响,承载着一家人疲惫的身躯和对未来微薄的希望。
 
每年春播夏种时节,对阿威一家来说,既是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最温暖的时刻。艰难在于家中缺乏劳动力,阿威的父母无法劳作,兄弟年纪尚小,面对大片等待耕种的土地,他们常感无奈和困窘。只能眼巴巴看着村里别家的农田,在主人辛勤劳作下逐渐变得绿意盎然,那生机勃勃的景象刺痛着他们的心。但幸运的是,村里叔伯婶子们忙完自家农活后,总会自发来到阿威家帮忙。那时,田野里满是叔伯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挥汗如雨,锄头高高举起又落下,翻起的泥土散发着质朴的气息,每一滴汗水都像是对土地的深情馈赠,每一次锄头的起落都像是奏响希望的乐章。阿威站在田埂上,看着叔伯婶子们为自己家辛苦劳作,心中满是感激。这种纯粹质朴的亲情帮助,像冬日暖阳,照亮了阿威一家艰难前行的道路,也在阿威心底种下善良和感恩的种子。
 
随着年龄增长,命运对阿威的考验愈发残酷。他十多岁时,父母相继离世,家庭支柱轰然倒塌,阿威瞬间陷入生活的深渊。但阿威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尽管穷困潦倒,他还是勉强读完初中,早早跟随村里人去广东打工。初到广东,阿威被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震撼,同时也感受到漂泊的孤独和无助,像一片在狂风中飘零的落叶。工厂里嘈杂的机器声、繁重的工作任务,让他疲惫不堪,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的念头。阿威凭借老实憨厚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厂谋得一份工作。他全身心投入学习,从最基础的数控设备操作流程入手,一点点攻克难题,手上磨出一层又一层老茧,却从未放弃。
 
就在阿威努力打拼时,脱贫攻坚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阿威一家作为贫困户,得到了政府全方位的有力扶持:政府不仅发放专项救助资金,帮他们解决温饱难题,还紧密贴合阿威的个人发展需求,提供免费学习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宝贵机会 。这帮扶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阿威干涸的生活。凭借自身的勤奋和努力,他成功进入工厂成为一名技术员,工资越来越高。在忙碌的工作中,阿威的踏实可靠吸引了厂里一位姑娘的注意,爱情悄然降临,为他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温暖的色彩。
 
后来,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阿威敏锐捕捉到家乡的发展机遇,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他利用在广东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与村里几个年轻人一起,创办了一家小型农产品加工厂。一开始,困难重重:资金短缺、设备简陋、市场开拓艰难,但阿威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四处奔走拉投资,亲自挑选优质设备,积极学习电商营销知识,带领团队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各地。在此过程中,政府又给予创业扶持资金和政策指导,帮助他们的加工厂逐渐走上正轨。
 
这些年,阿威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一定积蓄后,前几年,阿威推倒那两间破旧土泥房,建起一栋平房,一家人终于告别昏暗潮湿的居住环境,迎来宽敞明亮的新家。但阿威并未满足于此,去年,他又一鼓作气,将平房改建成三层半高的小别墅。别墅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凝聚着阿威的心血与汗水。
 
如今,站在自家别墅前,阿威不禁想起小时候常走的田埂。那时,他常跟着叔伯婶子们在田埂上劳作,那田埂对他来说,是生活的重担,是贫困的枷锁,但现在想来,那田埂更是生活希望的根基。阿威一家的生活就像田埂上的庄稼,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如今,村子里的田埂依然在那里,见证着阿威家的变迁,也见证着整个村子的悄然变化:道路变得宽阔平坦,水泥路像黑色丝带蜿蜒在青山绿水之间;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孩子们追着彩色气球奔跑,笑声惊飞了电线杆上的麻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技术和新理念回到家乡,他们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田头,把家乡的上林米、大明山茶、八角等山货搬进直播间,让古老的乡村在手机屏幕里焕发新的生机。
 
阿威遗传了父亲的山歌天赋,在这幸福的时刻,他忍不住亮开嗓子唱了起来。歌声里,不再有父亲当年寒夜的苍凉,而是像春日里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有对过去苦难的释怀,有对现在幸福生活的赞美,更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他的歌声如同春风,吹过田野,吹过田埂,也吹向充满希望的远方,恰似田埂上的新芽,向着更广阔的天空,肆意生长……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蒙磊,男,1978年出生,壮族,广西上林县人。爱好文学,曾担任过中学教师、县级报刊编辑记者,现供职于上林县教育局。当编辑记者期间,曾在县级媒体发表过人物记事文章10余篇,其中《用斗车推出美丽乡村路的二叔》曾被《人民网》等多家官方网站刊登。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