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18日,斯大林给毛主席发电报:如果红军敢渡过长江,将面临美国的打击。而苏联将不会插手。一时间,作战指挥部炸了锅。美国可有原子弹,我们该不该渡江成了一个悬疑。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没迎来盼望已久的和平,反而陷入了国共内战。经过三年苦战,到1948年底,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大获全胜,国民党主力被打得七零八落。1949年初,解放军兵锋直指长江北岸,准备一鼓作气渡江,解放江南,彻底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眼看着胜利在望,谁也没想到,国际局势却突然风云突变,给这场战役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1949年4月18日,斯大林的电报来得太不是时候。电报里清清楚楚地警告:如果解放军渡过长江,美国会军事介入,而苏联绝不会插手。这话一出,作战指挥部炸了锅。美国有原子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1945年广岛和长崎的两声巨响,至今还在全世界耳边回荡。相比之下,解放军的装备只能算寒酸,大炮少得可怜,飞机几乎没有,真要跟美国硬碰硬,后果不堪设想。 苏联的态度更让人寒心。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在抗战时没少帮忙,尤其在东北,帮着牵制了日军主力。可到了1949年,斯大林却变了脸。他巴不得中国南北分裂,红军和国民党“划江而治”,这样中国就成了一个弱国,苏联可以趁机操控,保住它在亚洲的利益。这不是什么阴谋论,而是赤裸裸的现实——大国博弈里,谁都想多占点便宜。 与此同时,美国也没闲着。1949年初,美国把三艘航空母舰调到了青岛海面,摆出一副随时准备干涉的架势。二战后,美国成了世界头号强国,原子弹成了它的杀手锏。现在,它眼看着国民党节节败退,不想让中国彻底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渡江战役要是打起来,美国会不会真出手,谁也说不准。至少在当时,这威胁是实打实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面对这双重压力,毛主席的担子重得没法想象。停战,或许能暂时避开美国的威胁,也不得罪苏联,可代价是什么?中国很可能变成第二个朝鲜半岛,南北对峙,人民继续受苦。更糟的是,南北分裂后,中国会彻底沦为美苏争霸的棋子,失去独立自主的机会。毛主席心里清楚,抗战八年,内战三年,老百姓已经苦到了骨子里,停战不过是把苦日子往后拖,根本不是出路。 渡江呢?风险大得吓人。解放军装备落后,木帆船对付国民党江防都费劲,更别提美国可能的空袭了。可如果成功,中国就能彻底统一,国民党残余势力会被赶到台湾,新中国就能站稳脚跟。毛主席掂量再三,觉得不能被吓住。停战是慢性自杀,渡江是背水一战。他下定决心,不顾苏联的警告,坚决打过长江去。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1800公里的战线上,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总攻。主力部队靠着木帆船渡江,国民党在南岸布下重兵,江面上炮火密集,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解放军硬是凭着高昂的士气和灵活的战术,一步步突破防线。经过42天鏖战,到6月2日,战役结束,南京、上海等重镇被解放,国民党政府被迫迁往台湾。 这场战役的胜利,来得太不容易。解放军用最简陋的装备,打赢了最关键的一仗。渡江成功后,解放战争的局势彻底扭转,新中国的成立只剩时间问题。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回过头来看,毛主席的决策有多重要?如果当时听了斯大林的话,停在长江北岸,中国很可能长期分裂。南北对峙,内耗不断,人民生活只会更糟。更别提美苏的干涉,中国想独立自主几乎不可能。渡江战役的胜利,不光是军事上的突破,更是政治上的定盘星。它让中国避开了分裂的深渊,为国家的统一和崛起奠定了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