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自直播带货风靡以来,村姑陈的后台几乎要变成“翻车白茶展览馆。” 9.9元的明前白茶,看起来像是路边被晒干的杂草;标价三位数的老白茶,泡出来的汤色又红又黑,喝起来霉味明显,难以下咽。 这些外表花哨,噱头十足的劣质茶,已经成了消息栏里的常客。 鉴到了粗劣的茶叶,一问出处,基本都来自直播间。 “这茶我在直播间蹲了三天才抢到,怎么会不好呢?” 诸如此类执迷不悟的留言也不少。 这些主播的话术像是给茶友们灌了迷魂汤,叫也叫不醒。 叫醒了,下回再听到“最后三分钟秒杀”这样的话,又要被“迷晕”,如此循环往复...... 最令人可惜的,还是花了大价钱的茶客,他们本该享受浓郁的茶香,却因错信话术掉进消费陷阱。 茶友们总说直播间有魔力,能让人忍不住下单,其实这些主播不过是钻了空子:占便宜的冲动、对茶知识的匮乏、以及隔着屏幕难以判断的真伪。 当然,也并非所有直播间都是洪水猛兽,咱们不能以偏概全,全盘否定所有卖茶的直播间。 在直播间买茶时,不妨看看有没有遇到以下3种常见话术,有则多加警惕。 《2》 话术一:19.9包邮老白茶,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说实话,这种低价老白茶,买的就是吃亏和上当。 白茶的价格,每年都在变动,再加上各种品牌效应,好的白茶价格基本只升不降。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官方每年都会针对新白茶出台对应的指导价格,给广大群众提供参考。 而老白茶由于其储存情况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价格范围。 但可以确定的是,老白茶的价格不可能低于新白茶。 一款真正优质的老白茶,品质上佳的原料、精湛的制茶工艺、专业的仓储缺一不可。 单看每年储存老白茶所需的花费,人工、场地、设备各个方面都需要付出成本。 对于茶商来说,即便只是为了回本,定价也不会低。 并且,每年存下的老白茶数量有限,早期老白茶的产量更是稀少,不可能每场直播都有大量低价的老白茶出售。 那些几十块、十几块的老白茶,单看价格的确十分令人心动,但仔细一想,就能明白,这样的价格,连优质茶青的成本都不够,更不用提后续加工和储存的花费。 只有利用特殊手段过度发酵的做旧老白茶,才能做到低价、大量地供应。 这样通过不正规手段生产出来的茶叶,喝了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买了才是吃亏。 《3》 话术二:冲泡时用80度的温水冲泡,静置一分钟更好喝。 对白茶稍有了解的茶友,都知道这样的冲茶要求荒谬至极。 白茶向来讲究沸水冲泡、快出汤,因为好茶不怕沸水冲,好茶就要快出汤。 而有些商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冲泡他们家的茶要用温水,还要坐杯? 这其中必定有猫腻。 白茶,特别是产于高山茶园的白茶,充分吸收天地精华,接受高山云雾的滋养,内质积累是相当充分的。 经过简单的两道工序——萎凋和干燥后,这些香气物质和营养物质也基本不会流失,反而被大量保留在茶叶中。 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和营养物质有着不同的沸点,只有用100度的沸水,才能完全激活它们,使丰富的物质尽数释放。 同时,茶叶中也含有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如果茶叶持续与沸水接触,这些物质便会过度释放,导致茶汤苦涩。 快出水的方式,能很好地避免茶叶与沸水过分接触,它直接打断了咖啡碱释放的进程,保证茶汤中鲜甜的茶氨酸能够将少量的苦涩物质掩盖,使茶汤鲜爽甘醇。 一位茶掌柜,如果一直强调自家的茶叶需要温水闷泡,那么这款茶叶大概率是做旧茶。 做旧茶经过粗糙工艺的摧残,本身内质流失严重,苦涩物质多。温水冲泡,能掩盖它茶汤苦涩的真相。 而注水后需要静置,则是想通过延长坐杯的时间,让本就匮乏的营养物质尽可能地释放,增加茶汤的滋味和浓度。 这样内质有缺损的茶,一般在三四冲后,就已山穷水尽,再怎么坐杯,也泡不出味道来。 和能够冲泡十三、四次的老白茶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4》 话术三:延长萎凋时间制作出来的白茶更甘甜。 白茶的制作工艺,完全当得上“大道至简”这四个字。 精细的制茶工艺,从古至今代代相传,最后留下了萎凋和干燥两个步骤。 工艺质朴,不代表没有技术含量,不代表可以随意修改程序。 并不是随便一位制茶师,就能做好白茶。 萎凋时,要离地70公分,在水筛上薄摊薄晾。 制茶师要时刻观察当时的气温、风向、光照,保证茶青鲜叶受到的日晒不会太强。在日光强时收起茶青,等到日光适宜时再取出来晒。 干燥时,对制茶师技术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烘白毫银针的时候。 银针芽头的结构与春笋类似,层层包裹在一起,制茶时技术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表面烘干了,但内里依旧含水量很高的情况;或是内部烘干了,但外表早已烘焦。 制作白茶的每一道工序,如同机器中的齿轮,有序排布才能正常运转。若要在其中增添或者删减步骤,便是画蛇添足,百无一用。 比如这些茶商口中的延长萎凋时间。 白茶的萎凋时间,正如前面所说,要根据现实情况而定,看天气、看风向、看茶芽的肥壮程度...... 而不是说延长,就延长,想延长,就延长。 茶青品质不佳,萎凋时间再长,也无法提升品质。 一款白茶的品质,应当从原料、工艺和仓储三个方面综合分析,缺一不可。 片面地认为延长萎凋时间就能提升白茶品质,不是存心蒙骗不懂行的茶友,就是这茶商本身也是外行。 《5》 一文毕,窗外突然落起了雨,燥热的空气终于沁出一丝凉意。 点开某音随手刷两条,卖茶的直播间就推送到眼前。 屏幕里的主播正在卖力地介绍:“家人们看这个茶汤颜色啊,这是白茶20年陈化才有的红色,相当浓郁......” 画面里赤红的茶汤,与手边泛着琥珀金光的老银针茶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越来越多的茶友带着思考去看直播,当知识成为这些话术的照妖镜,这些直播间的荒诞戏码终将谢幕。 毕竟茶叶不是快消品,它是需要生长,需要沉淀的文化。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