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睿捷,通讯员:何璠) 深夜刷手机时眼前突现闪电般强光,次日视野缺损竟“自动消失。”近日,武汉一名新媒体从业者因突发性视觉异常紧急就医,被确诊为“双眼视网膜裂孔”。经湖北普瑞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专家团实施激光治疗,患者双眼视网膜裂孔已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并非只偏爱高度近视患者,中低度近视也会遭遇视网膜裂孔“偷袭”。 ![]() 艾明教授为李女士实施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惊险24小时:从“闪电预警”到激光封孔 日前,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的李女士(化名)如常躺在床上刷手机,突然双眼出现一道道强光,“像闪电一样在眼前炸开,差不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并且,右眼出现窗帘样遮挡感。”凭借职业接触的眼科知识,她立即警觉:“这可能是眼底病!” 尽管次日早上视野缺损症状已经消失,李女士仍于当天下午赶往湖北普瑞眼科医院就诊。经超广角欧堡眼底照相、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精密检查,眼底病科主任艾明教授发现,李女士右眼视网膜存在变性灶伴局部浅脱离,左眼发现细小裂孔。“幸好她发现及时,并立即到院检查。如果放任发展可能导致视网膜完全脱离致盲。”艾明解释。 随后,艾明院长为李女士实施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利用激光在裂孔周围制造“焊接点”,有效阻止了液体渗入视网膜下层。术后复查显示,裂孔已完全封闭。 近视党遇上“电子屏依赖”易诱发眼底病 “患者右眼近视425度,左眼近视275度,又是新媒体从业者,日均盯屏超10小时,这些都属于高危因素。”艾明教授指出,视网膜裂孔早期可能有闪光感、飞蚊增多等“温和信号”,部分患者会出现视野缺损,但平卧休息后可能暂时缓解,误认为病情好转进而延误治疗。实际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早查早治”成保底关键 据了解,近视每增加300度,眼球轴长平均延长1mm,视网膜因此被拉伸变薄,出现裂孔风险较正常人高10倍。因此,许多患者误以为,只有高度近视才会出现视网膜脱离。湖北普瑞眼科医院艾明教授指出,“就像鸡蛋壳裂缝与厚度无关,视网膜裂孔更取决于局部结构的脆弱性。”艾明教授提醒,中低度近视人群也应每年应进行散瞳眼底检查。若突然出现飞蚊剧增、闪光感等症状,需在24小时内就医排查,避免因“度数不高”的认知误区错失治疗黄金期。特别是从事新媒体、程序员等长期面对电子屏的群体,频繁的眼球转动和蓝光刺激更易诱发眼底病变。早查早治才是保护视力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