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效中成药:参附强心丸(益气助阳,强心利水)

 凡凡人人人 2025-04-19

参附强心丸----新动力让心有动力

图片

 通用名称:参附强心丸
【主要成份】 人参、附子(制)、桑白皮、猪苓、葶苈子、大黄等。
【性 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 益气助阳,强心利水。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而引起的心悸、气短、胸闷喘促、面肢浮肿等症,属于心肾阳衰者。
【规格型号】3g*10s*10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注意事项】忌服大量钠盐。
【包 装】3g*10s*10盒/盒。
【有 效 期】24 月

独家品种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图片

基本病因:

     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图片

慢性心衰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1)病因治疗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消除心力衰竭诱因,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
(2)改善症状 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和强心剂的用法用量。
(3)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从小剂量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心功能分级

        1不 2轻 3明显 4级休息也困难

   I 级:日常活动无心衰症状
   II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III级: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IV级:在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
心肾阳虚证 (心肾不交、水火不容)

 心与肾的阳气亏虚,以心悸、水肿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常见于胸痹。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形寒肢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神疲乏力,腰膝酸冷,唇甲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脉弱。
病        机: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
治        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图片

人参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临床应用

1、用于急救
大剂量的人参(15-50克)煎服或炖服,或以人参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0.57克)2-4毫升行肌肉或静脉注射,可用于心原性休克的急救,或其它一时极端垂危的病人;人参与附子合用可以救治亡阳虚脱。
2、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3、对胃和肝脏疾病4、治疗糖尿病
5、对于精神病6、治疗神经衰弱7、治疗阳痿8、人参还有提高视力及增强视觉暗适应的作用。9、与其它药物合用,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图片

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现代医学:

1、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2、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3、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
4、附子回阳救治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
5、附子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6、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猪苓

淡渗利湿,清泻三焦水分

桑白皮

葶苈子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大黄

荡涤胃肠积滞、逐瘀通经,利湿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四药合用,共奏利水消肿,泻肺平喘之功。

图片

参附强心丸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图片

图片

图片

综上:全方强心、利尿、抗炎、平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心功能指标亦相应改善。

参附强心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强心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附强心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疗程60d,观察患者心绞痛每周的平均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每周用量及患者临床症状的整体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方面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临床疗效在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整体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5-07-07 14:14:40 医学信息2015年15期

参附强心方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8例

图片

图片

后背总是凉嗖嗖的,首先要排除受寒感冒引起的,排除这种情况,那就要考虑阳气不足的原因。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肾的阳气不足,一种是心的阳气不足,今天重点介绍第二种。

我们看大自然中最大的阳气之源是什么?是太阳。可以说太阳的光芒无处不到,心阳就好比太阳,所以能温煦后背。心阳不足,有一个中成药叫参附强心丸。

参附强心丸:人参、制附子、猪苓、大黄、桑白皮、葶苈子

人参补心气,补气的中药里,人参、黄芪、党参都是比较不错的,非常适合疲劳乏力,做事提不起精神的人。为什么要补气?因为气本身也有阳的属性,气虚变严重了,就变成了阳虚,所以气虚和阳虚的人身上都会有发凉的感觉,有的是手脚凉,有的是小腹凉,有的则是后背凉,或者这几种情况兼而有之,只不过当阳虚发生时,感觉会更加强烈。

从气虚到阳虚,到了这个阶段,说明气真的是不够用了,所以这里用了补气非常厉害的人参,人参有一个作用,是普通中药望尘莫及的,人参可以强心,在心功能衰竭的时候,给心脏提供动能,促进心脏跳动。这一点从这个中成药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而人参强心的作用正是通过补气来完成的。

附子辛热,能够温阳,振奋阳气。附子通常认为是入肾的,东汉时期,有一位中医大夫叫张仲景,后世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很喜欢用附子,同时也非常善用附子,在遇到肾阳不足的病人时,附子就是温肾助阳的不二之选。除了入肾,附子也能入心,振奋心阳,用于上焦阳气不足。当心阳下行,就能把阴寒散开,把温热之气带到后背。

再往下看,阳气不足,血液运行不畅,大黄活血祛瘀,速度非常之快。

又说血不利则为水,血也是水,血液中的绝大部分物质都是水,于是又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水液运行不畅。当水液积在上焦胸肺,也会遮蔽心阳,使心阳越发的微弱。

于是又用了些利水的药,用葶苈子、猪苓、桑白皮,三味药作用在胸肺,把上焦的水液引入膀胱,在大量排尿之后,这些水液也就随着排出去了。这里面葶苈子性质比较峻猛,称得上是一味猛药。桑白皮主降,可以把水液往下降。猪苓的功效则类似于茯苓,二者皆为甘淡之物,但猪苓利水的作用更为强大。

如果后背凉的同时,还老容易胸闷,容易心慌、心悸,这个药就非常合适。

下面分享一个适合代茶饮用的方子:黄芪9克、肉桂2克、人参或党参3克、炙甘草3克,方子叫保元汤。

前面提到,气虚和阳虚的人身上都会有发凉的感觉,用黄芪、人参补气,肉桂温阳,肉桂同附子一样,不仅入脾肾二经,还能入心经,把心脏的阳气也振奋起来,炙甘草补脾和胃。

一共四味药,用沸水冲泡,稍微冷却一会儿就可以喝了,不管你是心阳不足还是肾阳不足,都可以拿来补一补。

补阳是最好的降压药,一个中成药,除一身寒湿,通全身气血,横扫高血压!

现在天气一冷,昼夜温差变大,很多朋友的血压又开始不稳定了。

有的朋友还会出现手脚冰凉,头晕乏力,比较怕冷,晚上夜尿多等症状,这其实是体内阳气不足,寒气太重了。

中医认为秋冬季由于气温下降,特别是寒冷空气的刺激,会损伤体内的阳气,尤其是心阳,导致血管遇寒收缩,使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

图片

这时心脏就会努力泵血来推动气血运行,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所以秋冬季又被称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


参附强心丸

这时就要及时补阳气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中成药,叫参附强心丸,具温阳益气利水的作用,专门解决阳虚引起的心慌气短、胸闷喘促等问题。

方组:人参、附子(制)、桑白皮、猪苓、葶苈子、大黄等。

方中的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可以补充人体损耗的阳气,增强身体的机能。

附子能够温补肾阳,驱散体内的寒气,让身体暖和起来,还能帮助心脏更有力地跳动,促进血液循环。

图片

桑白皮和葶苈子具有清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让呼吸更顺畅,减轻胸闷等不适。

搭配利水渗湿的猪苓,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缓解因体内水液代谢不畅导致的身体水肿。

大黄则能泻下攻积,逐瘀通经,帮助清理体内的瘀滞,使气血运行更通畅。

如此一来,身体的阳气得到补充,寒湿被去除,气血运行顺畅了,血压自然就下降了。


案例分享

之前有位王先生,来就诊的时候,我看他面色苍白,自述最近血压波动较大,还经常感觉头晕乏力。

经过详细诊断,发现他舌苔白腻,脉象沉迟,这些都是阳虚寒湿的典型表现。

图片

于是以参附强心丸为基础,根据他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人参、附子(制)、桑白皮、猪苓、葶苈子、大黄、桂枝、茯苓

考虑到患者比较怕冷,手脚冰凉,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了温阳散寒的桂枝,来增强身体的阳气;

患者的舌苔白腻,说明体内水湿较重,于是又加入了茯苓来增强利水的作用,排出体内多余的水湿。

同时叮嘱他注意保暖,不要受凉,平时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生姜等。

一段时间后,患者来复诊,我看他面色明显红润,他告诉我,头晕乏力的症状已经大大减轻,夜尿次数也减少了。

我为他把脉,发现脉象已经转为平和,舌苔也变得正常。

于是我根据他的情况,稍微调整了方子,减少了大黄的用量,增加了一些健脾益气的药物,以巩固疗效。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血压逐步稳定在了正常范围内,身体各种不适也基本消失了,表示非常感激我。

作为医生,能看到患者康复,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同时,我也提醒他,虽然病情已经好转,但仍需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防止病情复发。王先生点头称是,表示一定会注意。

中医治疗高血压,讲究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开出个性化的方子,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