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作文:5大技巧拟写分论点(附范例)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5-04-19

训练1

一、并列式设置——打造并列式结构模板

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

3、途径分类法——怎么样,怎么办

二、递进式设置——打造递进式结构模板

这种方法是前面三种方法的复式组合。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

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样。

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参考答案:

1.或深邃,或精妙,或可启智润心——能“历久”,因其价值。

或挖掘,或拓展,或赋时代新意——能“弥新”,因其传承。

一拿来,二深究,三须挺膺担当——让价值“历久”而重现,让传承因时而“弥新”。

2. 历久弥新,是对古老经典价值的认可。

历久弥新,是对思想文化传承的坚守。

历久弥新,是对中华文化创新的追求。

3. 古代经典,常读常新,用智慧的甘霖浇灌我们的心灵。  

思想文化,常用常新,用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的方向。

民族精神,恒古常新,用伟大的魄力铸就时代的辉煌。

训练2

分论点拟写的方法:

--是什么--概念阐释法

--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怎么做--探寻方法法

--对  象--对象分解法

--会怎样--揭示结果法

“境界”为话题写分论点。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参考答案:

1.(1)境界是面对成败时能笑对人生的豁达。

2)境界是面对名利时能超然物外的淡泊。

3)境界是身陷逆境时能奋发向上的追求。

2.(1) 境界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

2)境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

3)境界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迈。

3. (1)智者的境界,是一种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境界。

2)强者的境界,是一种奋发向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3)勇者的境界,是一种不顾安危、舍己为人的境界。


训练3

分论点拟写的方法:

--是什么--概念阐释法          --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怎么做--探寻方法法          --对  象--对象分解法

--会怎样--揭示结果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相马、赛马、养马是人才选拔培养的三种方法。相马观认为选拔人才最重要,因为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赛马观认为选拔人才不能仅靠印象和经验,要像赛马一样,让大家在实际的岗位上竞争,最终脱颖而出的才是人才。养马观认为人才投资才是最具价值的投资,要取得持续发展,保持持续竞争力,就要做好内部人才培养。

兴国之道,人才为先。以上三种方法,哪一种对我们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根据材料,人才强国”为题目,写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三者关系: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提到了三种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方法:“相马”“赛马”和“养马”。每种方法都侧重于不同的人才管理理念。其中,“相马”强调的是识别并安置合适的人才;“赛马”则主张通过竞争来甄别人才;而“养马”则重视人才的长期培养与投资。材料要求我们思考并选择哪种方法对我们更有启示意义,这实际上是在引导我们探讨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哪一种人才管理策略更为有效或适应性更强。

本次作文材料的关键词:“相马”强调人才的识别与合理配置;“赛马”则是通过实际竞争检验人才的能力;“养马”注重人才的长期培养和内部成长;“兴国之道,人才为先”则提示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持续发展”“持续竞争力”强调人才策略应着眼于长远发展。就材料而言,文章可以立足于“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以“相马”“赛马”“养马”三种人才观为切入点,论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体系需要将三种方法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才能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写作任务“以上三种方法,哪一种对我们更具有启示意义?”注意要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写作,而不是三种都写;“更”字要突出比较,在比较中突出自己的观点;当然这种比较并非褒贬,不能肯定一种否定另外两种,而是在联系现实、综合衡量之后突出其中一种更适合当下,或者其中一种是基础、关键。

是什么这一角度来确定分论点:

分论点1相马,贵在慧眼识珠善于识别人才。

分论点2赛马,旨在激发活力。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

分论点3养马,重在培育沃土。千里马的诞生,离不开汗水的浇灌和精心的呵护。

三者关系:相马”“赛马”“养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相马是基础,为赛马提供优秀的马匹赛马是检验,相马的结果需要通过赛马来验证;养马是保障,它为相马赛马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兴国之道,人才为先的战略目标。

训练4

分论点拟写的方法:

--是什么--概念阐释法

--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怎么做--探寻方法法

--对  象--对象分解法

--会怎样--揭示结果法

逆境成长”为话题写分论点。(紧抓逆境意义+如何成长;阐述逆境意义部分,引用名人事例能让内容更丰富,观点更有力)

逆境是什么

1. 生命本身就是处处布满漩涡与暗礁的海洋。叔本华

2. 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季羡林

3. 岁月送给我苦难,也随赠我清醒与冷静。毕淑敏

4.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曼德拉

5. 在隆冬,我终于知道,在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加缪

为什么成长需要逆境:

1. 枫叶经霜艳,梅花透雪香。邓石如

2. 在现实断裂的地方,梦,汇成了海。顾城

3. 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七堇年

4. 生命犹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

5. 勇敢产生的非凡而完美的快乐,会因为困难而变得更高尚,更强烈,更美好。蒙田

6.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泰戈尔

怎样在逆境中成长

1. 若不趁起风时扬帆,船是不会前进的。东野圭吾

2. 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易卜生

3.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

4.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高级示例

1. 开门见山,点明论述主旨

生命本身就是处处布满旋涡与暗礁的海洋。逆境恒存,人总在漫漫挑战中野蛮成长。

2. 引用名人事例论证为什么成长需要逆境

(分论点1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困境中的黑暗渺茫,让向上的力量更为耀眼。

(分论点2枫叶经霜艳,梅花透雪香。捱过逆境的风雨,横贯天际的彩虹才更绚丽,生命成长亦更宝贵。

3. 进而论证怎么做挑战逆境,收获成长

(分论点1若不趁起风时扬帆,船是不会前进的。把握逆境机缘,迸发成长力量。

(分论点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迎难而上,无畏艰险,在磨难中跨越成长。

训练5

分论点拟写的方法:

--是什么--概念阐释法

--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怎么做--探寻方法法

--对  象--对象分解法

--会怎样--揭示结果法

文化传承”为话题写分论点。(围绕“传承、创新”两方面展开。)

写作中应着重论证“为什么”“怎么做”两部分,阐述好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与措施,凸显华夏文明在传承中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亮眼观点。

文化是什么

1.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冯骥才

2.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黑格尔

3.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易经》

4.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典籍里的中国》

5.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菜根谭》

为什么要传承文化

1.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2. 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木心

3. 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柴静

4. 大地所负载的精神流向,比它所负载的其他一切都更难判断和预见。余秋雨

怎么传承文化:

1.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了不起的匠人》

2.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3.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余秋雨

4. 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原,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周国平

5. 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泰戈尔

6. 传统的本身增强了力量,因为它不停地被引用到新的人,新的事物和局面上。张爱玲

高级示例

1. 开篇亮明中心论点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华夏文明,在岁月中积累沉淀。世人当在传承中蓄精华,在创新中谋进取。

2. 接着论述为什么要传承文化

(分论点1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

(分论点2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

3.进而论述传承、创新文化具体要怎么做

(分论点1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与岁月同途,寻文化之根,担负传承责任。

(分论点2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汲取历史精华,与时代同频共振,铸就文化繁荣创新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