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冠心病只是偶尔胸口闷痛,休息一下就能缓解。但当这些身体信号频繁出现时,其实是心脏在发出求救信号,暗示心脏功能已经开始受损。 当心脏的“健康防线”出现漏洞,身体三个关键系统的警报就会接连拉响,这不仅意味着心脏供血出现问题,更可能引发全身循环系统的连锁反应。 ![]() ![]() 冠心病患者的胸口就像被无形的巨石压住,轻者在快走、爬楼时感到憋闷,重者即使静坐休息也会突然刺痛。 这种疼痛并非简单的肌肉酸胀,而是心脏因供血不足发出的“抗议”。 当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心肌就会因缺血产生乳酸堆积,刺激神经引发疼痛。 若不及时干预,血管斑块可能破裂形成血栓,直接堵死心脏供血通道,引发致命的心肌梗死。 ![]() ![]() 很多患者会突然感觉喘不上气,即使坐着不动也像刚跑完长跑般大口喘气。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堆积,气体交换受阻。 更危险的是,持续的肺淤血会逐渐发展成心力衰竭,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全面衰退。 研究显示,频繁气短的冠心病患者,心衰风险比常人高出3倍以上。 ![]() 患者常感觉全身像被抽走力气,爬两层楼梯就累到瘫坐,甚至日常活动都提不起精神。这是心脏泵血不足导致大脑供血减少,脑细胞因缺氧“罢工”。 当心脏无法为全身提供充足血氧,身体各器官都会出现功能障碍。长期如此,不仅会加速脑血管硬化,还可能诱发脑供血不足,增加脑梗风险。 在中医看来,这属于“胸痹心痛”范畴,多因心阳不振、痰瘀阻滞所致。阳气虚弱无法推动血液运行,痰湿瘀血堵塞心脉,最终导致心脏气血运行失常。 ![]() 我曾接诊过一位58岁的张先生,他长期抽烟、熬夜,近两年频繁出现胸闷症状。起初以为是劳累,直到某次晨练时突然胸痛难忍,才来就诊。 问诊发现,他除了胸闷胸痛,还经常气短乏力、动辄出汗,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象沉涩。结合检查结果,诊断为心阳不振、痰瘀互结型冠心病。 我以温阳通脉、化痰祛瘀为治疗原则,开方:制附子、桂枝温振心阳;瓜蒌、薤白化痰散结;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搭配黄芪、白术补气健脾。 同时叮嘱他戒烟限酒,每天散步30分钟。 ![]() 张先生服药1个月后,胸闷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调理3个月,胸痛症状基本消失,体力也恢复如常。 后续定期复诊调整药方,心脏功能逐步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冠心病并非不可战胜,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及时进行中医药调理,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不同,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从根源上守护心脏健康。 ![]() 我是李庆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治心血管病(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及内科疾病等,解决了许多临床复杂疑难问题。 特别是运用中医药防治难治性冠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律失常、难治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