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寺观彩塑】延伸阅览:崇善寺、 阳曲不二寺金代彩塑 大雄宝殿的金代遗作 面容异常精美 不二寺现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北 阳曲县城,大运路东侧 原址位于阳曲县北留乡小直峪村 ▼ ![]() 由于长期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 寺庙损毁严重,岌岌可危 为了有效保护文物 1989年将大殿迁至县城西南现址 ▼ ![]() 该殿创建于北汉乾祐九年(956) 宋初遭毁,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重建 金明昌六年(1195年)大修 重修过程中除内部保持原样外 外部已全部改造成金代建筑风格 ▼ ![]() ![]() 之后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 2006年被国务院定为第六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不二,源于佛教之“不二法门” 一切佛的智慧和宇宙本身平等不二 因其为禅宗,又称“不二禅院” ▼ 不二寺大雄宝殿亦称三圣殿 因殿内主要供奉“华严三圣” 殿内有九尊彩塑 为释迦牟尼佛、骑狮文殊菩萨、骑象普贤菩萨 弟子阿南、迦叶、胁侍菩萨、护法金刚等 ▼ ![]() ![]() 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 高4.5米,为诸像的核心 著通肩袈裟,斜穿内衣 腰间系软带,头上螺髻凸起 面相方圆,弯眉垂目 宁静祥和 ▼ ![]() ![]() ![]() 左侧迦叶,右侧阿难 仪态各异,慈祥庄严 迦叶从容持重,袒胸露臂 其面部有苦难言的神态 映衬出苦行僧的艰辛 ▼ ![]() ![]() 阿难眉清目秀 面部饱满圆润 是一位英俊的年轻僧人 ▼ ![]() ![]() 两侧菩萨左普贤、右文殊 相对微侧,视线各向主尊 戴花冠,披罗巾,佩璎珞,着裙裤 婀娜多姿,飘逸洒脱 座下的白象、狮子 秉性虽不同,却和谐自然 ▼ ![]() ![]() ![]() ![]() ![]() ![]() ![]() ![]() 佛坛东西两边,靠近两山墙处 塑造了两尊护法金刚像 虎背熊腰、全身披挂 面目威武却不狰狞 在祥和恬静的佛像中 显现出一股威严之气 ▼ ![]() ![]() ![]() ![]() ![]() 一对胁侍菩萨塑像只剩一尊 头梳高髻,袒胸露臂 斜披络腋,胸佩璎珞 体态婀娜,雍容自如 上身右倾,臀部左扭 整个身体呈“S”形 跣足立于莲花台上 与贯穿上下的飘带配合 起着静中求动的效果 ▼ ![]() 关于不二寺彩塑创作年代 众说不一 有隋唐、金代、元代、明代等说法 殿内这九尊彩塑像保存完好 继承了唐代的艺术风格 既有五代早期彩塑的“影子” 又有金代彩塑的 “面孔” 应为金代遗作 ▼ ![]() 东西山墙壁画80平方米 为明代艺术手法 ▼ ![]() ![]() ![]() ![]()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