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琼山凤楼恩科进士郑天章书法手迹5处

 金江居士 2025-04-20 发布于上海

琼山最后一位进士是那秫村人郑天章,他中进士后不愿当官,回到海南教书育人。因为郑天章的学识过人和书法出众,琼山多地的村门、庙宇、氏族、个人都向他求题词题字。现存有多处郑天章创作的词句和手迹,是晚清时期长流地区乃至琼山县的最高水平

那秫村有近千年的历史,是长流地区最古老的村庄之一,位于长流镇北面三公里处1951年那秫村更名为新民村,当地人仍习惯称之为那秫村。地方上称那秫村为“官村”、“读书村”。清代出了王斗文进士、郑天章两进士,为长流地区知名的“进士村”。郑天章字倬云,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同治元年1862参加广东乡试中恩科举人,光绪二年1876登丙子恩科曹鸿勋榜进士,钦点知县,签掣福建。据光绪《琼山乡土志》记载,郑天章以进士签分福建知县辞不就。性刚直不屑媚当事。嫉恶维严有海忠介遗风。之后郑天章在琼主讲澄迈澄江书院、儋州丽泽书院和琼山雁峰、苏泉四书院十余载。据民国《琼山县志》记载,郑天章其戆直自行直率性真当于古人中求之。故及门诸生多立品励行之士。由平日一介不取躬行节朴有以化之。

郑天章的手迹在现在海口市有多处,有村门口的石牌匾,有老宅里的木牌匾,有为各姓氏题写的字派,有义田记碑,有墓志铭……在那秫村笔者见到1处郑天章的手迹,是郑天章为那秫村王姓题写的字派“ 诗书继世春晖兰室发奇香,忠厚传家日永槐庭增瑞庆”木匾有小字“例授文林郎宅捡选知县郑天章题并书 同治十一年岁次壬申孟冬月望日  太原郡文魁坊名字之派”。“诗书继世,忠厚传家”是由苏轼的《三槐堂铭》延伸出的一副楹联原文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同治十一年(1872年)时郑天章中了举人尚未中进士,但是他的才华早已在长流地区甚至是琼山地区声名远扬。

在长流镇堂善村的“堂善庙宇”郑天章所题匾额:甘霖慰望”,两边小字“同治十一年壬申夏 沐恩堂善众信敬酬乡进士郑天章敬书,题书的时间和上段文字提到的郑天章为那秫村王姓题写的字派年份相同。“甘霖慰望”有希望庙里的众神通过及时降临的恩惠或转机,抚慰信众的渴望与期盼之意。善堂村和那秫村有很多联系。从堂善村走出去的革命烈士王海萍祖籍那秫村,他是福建早期党组织重要领导人之一,曾任福建省委书记,为福建党的建设和发展,为福建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327月因叛徒出卖被捕,旋即英勇牺牲,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那秫村附近的长流地区最大的村庄博养村的一间老屋内有“松树交柯”木牌匾,为郑天章手迹。“松树交柯”意为松树枝繁叶茂,树枝交错,代表着这个家族长寿的传统。两边有写“光绪丁亥年孟夏月縠旦 例授文林郎知琼山县长为 赐进士倬云郑天章书 凤楼都邝应贤康熙戊子年生 嘉庆元年丙辰八十九岁 恩赐七品冠带寿九旬加三 子天清乾隆己未生 道光元年辛己八十有三岁 恩赐七品官衔寿九秩加二 孙德邵乾隆丁酉生 道光戊戌举乡宾 同治元年壬戌年八十有六 恩赐八品顶带九十岁 曾孙邝琼生于嘉庆壬戌年 同治癸酉年七十二岁 玄孙文芹生于道光戊子年 现光绪十三年丁亥六十岁 里排绅耆隣朋族戚仝赠”。

海口市西秀镇好俗村“王后庙”留有郑天章的手迹。“王后庙”作为好俗村村民的祖庙,建于明朝永乐年,是市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后庙”是清朝光绪年间有过重修,光绪丁亥年重修后特地请郑天章手书庙名王后庙和门联“好归仁让,俗尚敦厖“敦厖”亦作“敦庬”,《左传·成公十六年》中“民生敦厖”指百姓生活富足,《国语·周语上》中“敦庬纯固”强调民风敦厚。王后是谁?说法有:其一村里有王姓人家祖上的女儿嫁到皇室、其二冼夫人、其三妈祖。记得有一次笔者坐公交车去好俗村,怕坐错站,用海南话跟乘务员说到ho dui”村告知我下哈,乘务员说应该是“hao su”吧。“好俗”是当地方言,郑天章给“好俗”赋予“好归仁让,俗尚敦厖”的解读,无疑为该村的名字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在海口市长流镇道盖村神王祖庙有郑天章在中进士当年(光绪二年1876)撰写的楹联“道心无物我,盖世有经纶。”上联“道心无物我”指修行者需摒除物欲与自我执念,追求天人合一的超脱境界。下联“盖世有经纶”,表达即便拥有治理天下的卓越才能,仍应遵循自然之道与道德准则“道心无物我,盖世有经纶”用道盖村名为句首创作而成,体现了郑天章的学识在当时处于较高的水平。神王祖庙经历了万历、顺治、康熙年时数次续建,经雍正、道光和光绪年修复,现在存有光绪年间的18幅壁画。庙里的壁画是目前海南堂庙壁画的极高水平,不少网友慕名前往观看。

在海甸岛海田村四庙,有座张天师庙,庙宇重修于清光绪九年,庙门石柱上雕刻有郑天真题书的楹联:“三教无私海隅率俾,师真有赫品物咸亨海田村庙宇文化中一副具有书法鉴赏价值和文史资料价值的珍贵文物。意思是儒、释、道三种传统思想体系的教化无私地覆盖至海南等偏远地区,使民众普遍接受其引导,“品物咸亨”出自《周易·坤卦》,得道的天师有崇高地位和德行使万物和谐繁荣。明朝中期至清初,有福建闽南、广东潮汕等客商频繁来琼经商,落脚定居,海田村人口越来越多,因而建造庙宇以祈祷赐福,保佑平安,又以庙名来定村名,则又有“一庙村”、“二庙村”等,庙宇林林总总有数十之多。海甸岛素有“一半海水一半庙”的说法,海田村民们依溪而建一庙、二庙、三庙、四庙、五庙、六庙,统称“海甸岛六庙”,海田村最终按庙宇所在分成一庙至六庙6个村庄。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玉成村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表厥宅里门坊郑天章撰表厥宅里”四字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出自《尚书·周书·毕命》,意为识别善和恶,标志善人所居之里,表彰善良,斥责邪恶,树立好的风气。表厥宅里门坊寓意这是一片善良、显达之人居住之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