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归四逆汤为何没附子

 哈瓦那1 2025-04-20

       前几期我们介绍了仲景的当归四逆汤,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四肢厥逆,手足冰冷,仲景先生为什么不用干姜附子呢?这个问题在《当归四逆汤浅解》一文中曾经提到过。今天我们专门说说这个话题。

      我们首先看看一些前贤医家是怎么说的。

    《伤寒大白》则称此方全在养血散表,实非阴证温经治法。柯韵伯云:此厥阴发散表邪之剂也。汪昂《医方集解》曰:“四逆之名多矣,而有因寒因热之不同,此则因风寒中血脉而逆。

       吴谦在《医宗金鉴》里是这样说的:“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厥阴阴邪寒化之脉证也。然不通身肤冷,亦不躁无暂安时者,则非阳虚阴盛之比,故不用姜、附等辈,而用当归四逆汤,和厥阴以散寒邪,调营卫以通阳气也。”

      当代医家吴佩衡老先生主张当归四逆汤是众方之祖桂枝汤的变方,他的解读或能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 桂枝调和营卫解太阳机表实客邪,肝主藏血,故重加当归,协白芍以养肝血,加通草疏通经络,细辛温散厥阴经络是风寒,使内郁之阳,得以外达。因内无久寒,故去生姜,重加大枣,以补中而助营卫之气。意在中气健旺,营卫调和,风寒外解,肝血得养,气血足而脉亦畅达,其病即愈矣”。

图片

       咱们再说附子的功用,《神农本草经》言其:治风寒咳逆、温中、破癥瘕积聚、血瘕、膝痛不能行布等。其一为少阴主药。其二附子主要功用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祛风寒湿邪。同干姜一样重在逐里寒,显非专于经脉。也有人说是恐附子辛燥耗伤阴血加重血虚。

       原文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并用水酒各六升煎药。显而易见,加吴茱萸、生姜助原方温通经气,更兼以散在里伏寒之结滞。

      接下来再说清酒,据说汉代的清酒类似于黄酒,是一种低度酒。仲景用水酒合煮者仅三方,其余二方为炙甘草汤及芎归胶艾汤。当归四逆加吴茱黄生姜汤用酒水合煮之义,除助吴茱萸生姜散伏寒之结滞外,亦加强温经通脉之力,养阴剂得此不致凝滞。

      思后世用当归,喜加酒,乃至于取用酒当归,或与仲景此法有关。

      由上可见,当归四逆汤的适应证属于厥阴经证,即病位属表不属里,在经不在脏。王旭高说此方治寒入营络,亦正是此意。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邪在血分呢?  

      所以,同样是寒,但病邪的层次和病位不同。在血虚寒凝的前提下,当归四逆汤的功用重在温经养血,故不取姜附之燥里。而后才是逐表寒,也是方中蕴含桂枝汤的用意。

       此即仲景先生温经散寒不用姜附之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