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庞贝古城,毁灭与重生的轮回

 禹杰 2025-04-20

原创 驰木子 瑞驰文化交流 2023年11月11日 20:40 北京

世遗巡礼 | 庞贝古城,毁灭与重生的轮回



中文名称庞贝、赫库兰尼姆和托雷安农齐亚塔考古区
英文名称Archaeological Areas of Pompei,Herculaneum and Torre Annunziata
所属大区坎帕尼亚大区
遗产类别:文化遗产

遴选依据(iii)(iv)(v)

入选时间1997年
遗产编号:829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的爆发,吞没了两个繁盛的罗马城市: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以及那个地区的许多富家别墅。从18世纪中叶始,被掩埋的一切都逐渐挖掘出来并向公众公开开放。庞贝商业城的广阔,与规模不大却保存完好的赫库兰尼姆假日胜地相得益彰,而托雷安农齐亚塔的奥普隆蒂斯别墅的壮丽壁画,呈现给我们一幅早期罗马帝国富裕的市民生活方式的生动画面。
When Vesuvius erupted on 24 August AD 79, it engulfed the two flourishing Roman towns of Pompei and Herculaneum, as well as the many wealthy villas in the area. These have been progressively excavated and made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since the mid-18th century. The vast expanse of the commercial town of Pompei contrasts with the smaller but better-preserved remains of the holiday resort of Herculaneum, while the superb wall paintings of the Villa Oplontis at Torre Annunziata give a vivid impression of the opulent lifestyle enjoyed by the wealthier citizens of the Early Roman Empire.

图片


这是一座在罗马帝国早期被维苏威火山灰冻结在了时空中的城市



古代建筑和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古老记忆,传递着数千年来文明的火种,见证着历史的波澜壮阔与跌宕起伏,常以惊艳而不凡的身姿伫立在世人面前,别具一格的形象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歌德在参观了庞贝后曾说:“在世界上发生的诸多灾难中,还从未有过任何灾难像庞贝一样,它带给后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悦。”朱自清在1932年的散文《滂卑故城》中对庞贝(他称之为“滂卑”)有过详细描绘。

图片

不过,在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的《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中译本问世前,还很少有哪本书能既通俗,又不失学术性地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这座古城。对大多数人而言,庞贝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从布尔维-利顿的小说到勃留洛夫的画作,庞贝出现在形形色色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但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仅限于那是一座曾被掩埋的意大利古城。

图片



古城庞贝,一译“庞培”,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是位于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帕尼亚(Campania)地区背山面海的一座古城,建于维苏威火山一次喷发后变硬的熔岩基础上,罗马共和国时期与帝国时期全国第二大城市,以纪念古罗马政治及军事家格奈乌斯·庞培规模仅次于首都罗马。

这里距维苏威火山10公里,距那不勒斯老城15公里,距罗马240公里。在古代,普通旅行者从首都前往可能要花费三天,而信使骑快马可能只需一天。在罗马人到来前,欧斯干人、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在此居住,由于先天地理条件优越,有海湾庇护的庞贝很早就是最佳渔港,也是地中海贸易的中转站。

图片



公元前89年庞贝被罗马人占领,如果说是希腊人奠定了庞贝的基础,那么罗马人的到来就是其发展壮大的强心剂。从共和国时代到帝国初年,庞贝乘着罗马盛世的春风,最终成为有着超过2.5万居民的繁荣城市。

依托天然良港的优势,庞贝由一座小渔村成为意大利仅次于古罗马的第二大国际化都市,它所在的那不勒斯湾,在罗马时代就是贵族精英的避暑度假胜地,沐浴着亚平宁半岛的温暖阳光,气候宜人的庞贝风生水起,商贾云集,大量外邦移民汇聚于此,许多名人在那里拥有别墅,恺撒就曾带领大批侍从造访政治家西塞罗在庞贝的宅邸。这里成为闻名遐迩的酒色之都,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空前的丰富,尽情寻欢作乐、熙熙攘攘的人流穿梭于庞贝城中,享受着现世的“极乐”。

图片

图片上图豪宅,下图民居

然而,庞贝城的历史永远定格在了公元79年8月24日(最新推断日期为公元79年10月24日)

提起庞贝古城,必然离不开维苏威火山。维苏威火山在2.5万年前爆发形成,自罗马时代两千多年以来,维苏威火山已经爆发过五十多次,被誉为“欧洲最危险的火山”。公元79年8月24日,伴随着一声巨响,维苏威火山突然惊天动地大爆发,红色岩浆从火山口喷射,巨大的威力使亿万吨温度高达400度的火山灰冲至33千米的高空倾泻而下,将天空遮蔽,落到附近村民房屋上的火山灰温度都高达100℃以上,突然间天气骤变,大雨倾盆,炽热的火山泥石流奔腾而下,紧靠山脚下斯拉比埃和赫尔库纳姆两座小城首先被掩埋,房屋在山崩地裂中成片倒塌,人们惊恐、哀嚎,顷刻间末日降临。

图片

火山烟雾持续了3天3夜,厚约5-6米的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将庞贝从地球上彻底抹掉,造成16000多人死亡,后来考古学家发掘庞贝古城时,看到大量尸体在数米厚的火山灰中还完好地保存着。庞贝古城确实毁于火山爆发,但不是一瞬间被淹没的,也许它熬过两次甚至更多次的火山爆发,最后才完全毁灭。历史学家和科学家对庞贝人的死亡方式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他们是被火山灰淹没的,而最新的理论则认为,他们是在巨大的热浪中瞬间消失的。从此,罗马人再也没有在庞贝定居过。

图片

从某种意义上讲,毁灭又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深埋在地下的庞贝城在此期间,躲避了战争的浩劫、外来文化的侵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静静地在泥土中等待着重生之日。

1594年,当地人在萨尔诺河畔修建饮水渠时发现了一块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头;

1707年,人们在维苏威火山脚下的一座花园里打井时,挖掘出三尊衣饰华丽的女性雕像,误以为这些不过是那不勒斯海湾沿岸古代遗址中的文物,没有人意识到,一座古代城市此刻正完整地密封在他们脚下占地近65公顷的火山岩屑中;

1748年,那不勒斯国王令自己的御用工程师去勘探引水隧道,偶然间发现了色彩鲜艳的壁画和木乃伊,人们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着的人体遗骸,意识到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的爆发掩埋了古罗马另一座伟大的城市;

1863年,遗址开始向公众开放。大规模的考古挖掘随之展开,直至1960年接近完成。同时位于维苏威火山西麓的古城赫库兰尼姆,南麓的古城托雷安农齐亚塔也被随后挖掘;

1997年,庞培、赫库兰尼姆和托雷安农齐亚塔考古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5年5月,考古学家和科学家对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庞贝城居民化石进行修复;

2016年6月,庞贝古城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图片

在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中,庞贝古城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姿态,它并没有古罗马帝国雄风的气概,也没有马泰拉古城遗世独立的旷达,更没有西西里海纳百川的宽广。其实,庞贝古城对建筑艺术的借鉴意义并不大,它的意义在于考古和历史。庞贝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商业贸易、宗教信仰、休闲娱乐以及人们从事的各行各业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古罗马时期一座省会城市的鲜活的样貌,也正是因此,自从18世纪得到发掘以来,庞贝成为如今世界上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

图片

我们看庞贝古城,应该了解其所处的大致年代,横向对应中国古代历史年表,可以简单理解为大规模始建于秦朝时期,鼎盛期相当于西汉后期,毁灭于东汉初期,这样我们才能对它的文明程度有更深的认识。

毁灭前的庞贝古城虽说是大城市,但其“大”并不体现在面积上,庞贝古城的“大”更多体现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古城筑在面积约63公顷的五边形台地上,地下出土的庞贝古城面积大约1.8平方公里,四面是长3公里的城墙。古城街道分区十分明确,城里是“井”字纵横的街道,东西南北各两条大道十字交叉,把庞贝分成九个区域,东西向的叫丰裕大街,南北向的叫安稳大街。

图片
古井

在街道的十字路口上设置有精致雕像的石头水槽供市民使用。街面宽达10米,街道全部都由石块铺成,石头上深深的车辙,被磨低了一二寸深,揭示着当年的车水马龙。古罗马马车非常发达,武士和贵族的马车总在路中间疾驰。在所有的交叉路口,都设置着一块块凸起的约30厘米高的“隔石车”,当飞奔而来的马车临近交叉路口,自然放慢速度,使车轮从石头夹缝中缓缓驶过,类似于今天道路上的“减速带”和“斑马线”。

图片

庞贝的商业和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大街两边是不计其数的酒馆、金银作坊、面包房、杂货铺、橄榄油店、鱼子酱店、织布作坊、陶器作坊等应有尽有,显示昔日的繁华奢靡。各条街上的小酒馆柜台用平滑的石片砌成,一只只大小不同的酒缸砌在柜台里,顾客们既可来打酒回家,也可以在柜台边痛饮,小酒馆里的墙壁上刻有清晰的价目表,旁边是客人们欠下的酒钱。许多客栈兼营酒水、食宿、赌场等“业务”。庞贝人丝毫不掩饰他们对金钱的喜爱,有商人就在商店的牌匾上写着——“钱,欢迎你”。

图片
「朱莉亚·菲利克斯之家」(Praedia di Giulia Felice)

庞贝人很重视休闲、养生和娱乐。

庞贝古城不仅是商业中的佼佼者,其农业发展也十分出色。他们的餐桌上经常出现鸡蛋和鱼肉等优质蛋白质食物,面包炉里通常都会有烤好的面包。除了优质食物外,他们还会在瓶罐中放满栗子、葡萄、小麦、橄榄等水果或粮食。在今天的庞贝古城复原景象中,我们依旧能找到猫、家犬的身影,由此可以看来,庞贝古城在毁灭前,繁荣程度难以想象。

图片广场浴场

城中10%的土地都用于修建休闲娱乐设施,城内建有3个大浴场,一个竞技场,两家剧院。浴场在罗马文化中承载了远远超过今天的意义,不能理解沐浴、浴场在罗马生活中的地位,我们就永远不能理解罗马文明。浴场是古罗马人的社区中心,他们必要的社交活动都是在浴场进行的。许多罗马人会用浴室作为邀请他们的朋友参加晚宴的地方,许多政客会去公共浴场,在那里说服罗马公民支持他们的事业。浴场里有许多黑人奴隶,为浴客提供按摩、涂橄榄油、化妆和除毛等服务。

图片
图片

露天剧场

庞贝城中繁华地带的第八区建有大小两座露天剧场。大剧场可容纳5000人,是公元前三世纪按古希腊剧场样式修建的。小剧场位于大剧场对面,约有1200个座位。圆形剧场,不是圆形,而是古希腊半圆形。

图片

庞贝古城东南角的罗马角斗场始建于公元前70年,早于罗马的第一座圆形剧场——弗拉维圆形剧场,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罗马圆形剧场,可容纳观众近2万人。角斗场中间低平,并有石砌围墙环绕,观众看台呈阶梯形,与现代体育场十分相似,与罗马斗兽场不同,没有地下空间。

图片

竞技场

庞贝与罗马其他城市一样,盛行娼妓文化。

在庞贝古城还未毁灭前,只要提及它,那就一定会与一个词紧密相连----“荒淫之城”。朱自清曾在散文《滂卑故城》中提到:“庞贝似乎淫风甚盛”,其实诸如此类的观点获得了许多现代人的赞同。

图片
庞贝壁画 花神芙洛拉

小小的庞贝城,共有25家妓院,最正规的一家妓院设在市中心以东一片较为密集的中下层居民区,妓院共10间房,大门口有淫神普利亚普斯的画像,用以表明此场所的功用,每间客房门口都会有不同内容的性爱壁画,庞贝人对肉体的重视可见一斑。事实上毁灭前的庞贝古城非常繁荣,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而庞贝人也继承了罗马时期人们一生的三个追求:葡萄酒、性爱、洗浴。

图片
妓院房间和床

大街周边的小巷纵横交叉,建筑错落有致。在所有遗迹中,庞贝的墙壁最有特色,竟然有6000多处涂鸦,涂鸦的内容丰富多彩,所有能想到的词语都能在墙上找到。比如,商铺里有人在墙上涂写着:“赚钱即欢乐”一个人诅咒另一个人:“啊!杰斯,愿你溃烂的脓包再次裂开,比上次疼得还要厉害。”表示感谢的人写道:“祝愿请我吃午饭的人身体健康!”不满的谩骂也屡现其中:“萨密斯致克诺 里斯:去上吊吧!”。

图片
庞贝壁画 埃及风格

罗马壁画被划分为庞贝的四种风格,分别为镶嵌风格、建筑风格、埃及风格和巴洛克风格。在“发现庞贝”的考古过程中,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2016年的发现。当时,专家们在清理一座建筑奢华的豪宅,因为它长期深埋地下,整体结构保存得十分完好,甚至连房屋内的陈设也一如当初模样。其中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位于卧室的一幅丽达与天鹅的壁画,长约3.6米,宽约1.8米,当专家们清理干净尘土后,情不自禁说:“天哪,这简直是新的”。

图片

虽然大自然的破坏力惊人,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当年那场灾难,今天的人们将对一千多年前罗马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开创性成果无从得知。如今,当人们徜徉在庞贝遗址间,细细品味罗马人当年在艺术、建筑上的开创性成果时,不由得对大自然的力量和远见感慨万千。

图片

庞贝壁画 巴洛克风格少女肖像

这处遗址的最动人心魄之处在于,它真实地保留着灾难来临前庞贝人的样子:能容纳两万观众的竞技场,30家面包烘房,100多家酒吧,3座公共浴场,用于交易的步行街,可容纳5000人的剧院;而在街道边的墙壁上,到处都留有庞贝人纵情情感的印记。

在火山喷发的一刹那,无数的受害者在火山浮石、毒气、火山灰的夹击中丧生。火山灰包裹了他们的躯体,凝固了他们最后的姿势,将庞贝人临终前的所有细节都记录了下来。这些人死时大多和他们的财产在一起,有些死难者手里还握有神像,这说明他们在危难时没有忘记向神灵求救。

图片

虽然这些人已经逝去近2000年,仍能给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以极大的震撼。其实这些“人体化石”并不是化石,当时没有留下残骸!由于火山灰等喷发物的温度、化学性质,死尸很难保存下来,当时很多死者的尸体被火山灰裹住了,时间长了以后尸体都腐烂了,但是火山灰留下了很硬的空壳,专家们用了一个办法,就是石膏灌注。

图片

图片

这样很容易复制出来死者的雕像,这个做法是1860年开始的,1991年用同样的方法,又复制出来九具尸体,使得人们对灾难最后一刻庞贝居民所忍受的痛苦、当时的惨状了解得更多。今天,当我们走进庞贝古城,看到这些用石膏塑造的尸体模型时候,仍能够想象到当年的维苏威火山制造的那场震惊世界的灾难。

图片
庞贝市政中心广场复原图,正中央为宙斯神庙

考古学家根据毁灭后留下的痕迹,重新复原了庞贝古城毁灭时的景象,由此复原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庞贝古城。

图片

俯瞰庞贝古城遗迹

如今发现的众多难解疑点佐证了庞贝古城不是罗马遗迹,而是后世西方伪造的古迹,恰如英国剑桥大学女历史学家Mary Beard的怀疑:“庞贝城不是那么古老的罗马遗迹。”她实地探访之后认为:“这里你所见到的,只是在20世纪建造或者重建的(仅仅上个世纪,庞贝古城至少有过两次重建)。”尽管种种疑问但并不能真正否定庞贝古城,游客们称这里是“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它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来这里参观。

图片
「市民论坛广场」(Foro Centrale)

当你身处在庞贝城中,伫立在布满车辙的街道上,一切的一切仍旧新鲜。游人穿梭在古城废墟的大街小巷,进出于半毁的民宅、别墅、贸易市场、商铺、面包房、温泉澡堂、仓库以及剧场、斗兽场、运动场,驻足在丰裕大街,静静感受庞贝古城的前世今生,体会毁灭与重生的轮回。面包房里的壁炉中还放有烤糊的面包,角斗场中心舞台上,厚厚的沙土遮掩着刀剑与战盔……不觉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仅是其身上的历史烙印,更是作为一种历史镜像而存在,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昨天,映照着今天,展望着明天。


图片

“利益至上,利益就是欢乐。尽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捉摸不定。”——庞贝古谚


庞贝城出土的一只银制饮杯上刻着这样一句话,相信刻出这句话的庞贝人并不知道死亡在即。这只银杯被挖掘于存放葡萄酒的房间内,同时被挖掘出的还有横陈在酒杯旁的一具女性的遗骸。这就是庞贝,它以瞬间痛苦的毁灭为代价,告诉世人为什么要尽享生命之欢乐。

2014年有部电影《庞贝末日》,再现了末日降临的时刻。去过庞贝后再看一遍,感受一定会完全不同。

04: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