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少年行

 施训洋 2025-04-20 发布于安徽

       四月,春光无限,九年级孩子们迎来了“走进百年庐中,寻访庐江名人”为主题的毅行活动。其实,这是一场神往。百年庐中的根基便在我们这所学校,树人广场还有庐江中学首任校长亲手培植的柏树。

       教育,从来都是如此,追求理想。此次毅行,目的很明确,那便是让孩子们心有所向。在庐江,庐江中学无疑是中考的首选,是所有人口心中的灯塔。走进,是为了熟悉;走近,是为了信念。

       当然,最终能穿上庐江中学校服的孩子只是一部分。但,毕竟是对每个孩子的一种鼓舞和鞭策。

       相较于八年级,这一次,孩子们表现要好很多。带手机的只是极少数,没穿校服的也仅个别。行进过程中,能做到相互帮助,团结一心。

       自然带了,那就得按规矩来,将相关设备暂存我处。顿时,纪律好了很多。有孩子不太服气,说我偏心。我知道他是说只收男生的,不收女生的。在他这样说之前,我已发现个别女生带了无线耳机,但有长发遮挡,不便于较真。

       行进中,队伍不够整齐,说好的两列纵队无法始终如一。不过,总体上已经很好,没有相互打闹,更没有大声喧哗,只有前进。

       午后的阳光,带着丝许热浪,晒红了孩子们的脸。没有一个孩子叫苦,有的只是彼此加油。

       文明路,周瑜大道,庐巢路,城东大道,一个路口接一个路口。每个路口,都有交警和老师,为孩子们保驾护航,指挥着队伍前行。

       长长的队伍,飘扬的团旗、校旗、班旗,不时地奔跑在路上。此时,伴有阵阵欢呼,更有愉快的笑声,这是青春的底色,更是成长的节奏。

       近了,近了,更近了。庐江中学就在眼前,运动场上奔跑的身姿清晰可见,那是青春与活力。

       开满围栏的蔷薇在风中摇曳,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像一群群仙女在舞蹈,迎接着一队队最可亲的少年。


       我们把最好的相遇留在最后,继续前行,庐江名人馆才是第一站。队伍在入馆前再次作了调整,整齐有序,方显少年本色。

        在庐江名人馆,孩子们全面了解庐江丰富而优渥的自然资源,感受到庐江崇文尚武的文化底蕴,认识到庐江2000多年来培养和吸引了众多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和科教名人,体会到中国历史进程中散发的庐江名人智慧。

       合影留念是必然的,这一次,没有我的指挥,孩子们竟然展开了班旗。

       庐江实验中学赓续庐江中学根脉。走进庐江中学校园,孩子们感受到一脉相承的亲近感,幽雅的校园环境,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返程,孩子们多少有点累,家就在此处的孩子想离队回家。但,在我的说服下打消了念头。是的,集体活动就应该有始有终。

        路过超市,有孩子想买饮水,看着他们红扑扑的脸,不忍拒绝。又不放心,便让家长志愿者和带队老师领着前队先行,我断后。

        我想,大多孩子是没带零钱的,考虑到孩子们都想解渴,我给他们每人买了一支北京老冰棍。尽管是自掏腰包,却没有半点犹豫,毕竟这是他们给了我一次与青春同行的机会。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小程和小昊两个大男孩竟然呕吐不停。关键时,子涵和志诚表现出超强的责任心和团结意识。

        小程的情况看上去有点严重,我决定联系家长,很快便有了回应。我将孩子交到家长手中,便跑步追赶队伍。

        小昊的情况也不太好,尝试着联系家长,却联系不上。好在,学校就在近前。

这一路,志诚一直搀扶着小昊,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小昊没有回班,一样地由家长接了回去。

       回到班级,有孩子正在分享自己手中的哈密瓜。

        感动于孩子们伸出的援手,感动于孩子懂得分享。

        与少年行,正青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