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虚的人,这两处多有凹陷!大多数人都有,少数人还容易长结节

 文炳春秋 2025-04-20

一个人的脾胃好不好,首先自己是最能感受到的。一旦身体内部出现了问题,那么外在肯定会有一些表现。

脾胃不好时,身体会发出很多信号,例如下面这些:

1、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减少;

2、饭后腹胀明显,稍微吃凉的、油腻的食物也可能出现腹泻;

3、大便稀薄或便秘,容易粘在马桶上,部分人大便会很干,或者是先干后稀。

4、感到疲倦、无力,精力不济,比正常人更容易劳;

5、面色常表现为萎黄或淡白,缺乏光泽,比较干燥;

6、舌淡、苔白,舌体胖大,边缘可能有齿痕。

7、畏寒肢冷、四肢不温,喜欢温暖的环境。

这些症状表现是最先能感受到的,除此之外,脾虚严重的人,还有2个表现很难被发现,《黄帝内经》中记载“实则必见,虚则必下”。

中医讲啊,很多“虚症”,都会在对应的穴位上出现“凹”的变化,就好比地下水土不足时,地面会塌陷一样。

脾虚也一样,首先就是可能会出现:舌中凹陷。

舌头就不用说了,它就好比一张人体地图,每一片都有相对应的脏腑,它的变化也在告诉我们身体的状况,例如舌尖反映的是心肺问题,舌根反应肾脏问题,而舌中呢,就代表着脾胃问题。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时,其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减弱,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无法充分滋养舌体,从而出现舌中凹陷的症状。此外,脾胃虚弱还可能引发阴津虚和精血虚,进一步加重舌中凹陷的表现。

还有一个凹陷部位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即四指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

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刺激此穴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同时,如果摸到这个穴位,发现有明显的凹陷时,说明你的脾胃阳气余额正在告急!

那为什么说这样的人还容易长结节呢?

脾胃虚弱时,运化水湿的能力减弱,容易导致水湿内停,进而形成痰湿。痰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具有粘滞、重浊的特性,容易在体内积聚。形成痰瘀互结的局面。长时间积累就可能形成结节。

所以通常有结节的人,此外这些,体内还会有血瘀的表现,例如舌下静脉迂曲、怒张。

那么,对于这些情况,要如何改善呢?

其中,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刺激足三里。

艾灸足三里来调理脾虚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健脾和胃、祛湿化痰、补益气血。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按摩,力度要适中,每天每侧按压5~10分钟,感到酸胀即可。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艾灸。每穴各灸15分钟,隔日一次或每日一次,具体灸量看体质。

同时,对于症状比较明显的,尤其是体内有结节的人群,一定要配合服用汤药。

如果体内湿气重,脾虚还有结节,需要使用健脾祛湿的中药改善体质,阻止结节的进一步生长,然后还要进行软坚散结,对已然出现的结节进行攻破。

总之,每个人的情况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一定要咨询相关专业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