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朱建平精通相面,某次宴会上曹丕问他自己能活多大,朱建平小心翼翼地说:“您的寿命是八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要多加小心”这话可以说是非常含蓄了。 朱建平,字子平,是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他出身贫苦,家里世代种田,穷得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读书识字了。小时候,他没啥正经事干,就喜欢蹲在村口看路人,盯着他们的脸琢磨。时间久了,他发现自己好像有点天赋,能从人的长相、眼神甚至走路的样子猜出点啥。比如,他曾提醒村里一个老汉小心水边,没几天那老汉就差点淹死。从那以后,乡里人开始觉得这小子不简单。 朱建平的名声慢慢传开,地方上的小官、土豪开始请他去家里相面。他靠这门手艺混口饭吃,日子总算好过点。他的相术跟别人不一样,不光看脸,还看骨头、气质、眼神,综合起来判断,准得吓人。后来,这事传到曹操耳朵里。曹操那会儿已经是北方霸主,对这种奇人异事特别感兴趣,马上把他召到邺城。朱建平初见曹操时不慌不忙,观察了几个将领的面相,预言一个比一个准。曹操一听,觉得这家伙有料,当场封他个郎官的职位,留在身边。 从此,朱建平算是进了魏国的核心圈子。他在宫里给不少人相过面,名气越来越大。除了相人,他还会相马,能从马的体态、精神看出好坏,连曹操都对他刮目相看。到了曹丕当魏王的时候,朝中气氛更紧张了。曹丕这人多疑又狠辣,大臣们都得小心伺候。某天,曹丕在宫里办了个小宴会,请了三十多个重臣,像司马懿、夏侯威、曹真、曹彪这些人,全是魏国的顶梁柱。朱建平作为宫里的相士,也被叫去凑热闹。 宴会正热闹时,曹丕突然盯着朱建平问自己的寿命。这问题可不好答,答高了显得拍马屁,答低了搞不好脑袋搬家。朱建平心里一紧,仔细观察曹丕的面相:额头宽,气色还行,但眉间有点暗。他想了想,说了那句有名的话:“您的寿命是八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要多加小心。”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明说好坏,也留了余地。曹丕听后没吱声,转头让朱建平给其他人也看看。 朱建平松了口气,开始挨个相面。他先看夏侯威,这家伙是曹家亲信,长得壮实。朱建平说:“您四十九岁时能当州牧,但会有灾祸,挺过去就能活到七十。”接着是应璩,文人一个,气质斯文。朱建平说:“您六十二岁官至常伯,但会遇祸,之前会看到别人看不见的白狗。”最后是曹彪,曹丕的弟弟,性格阴沉。朱建平说:“您会掌管藩国,五十七岁时因兵乱有难。” 宴会散了,这些预言传得满城风雨。多年后,果不其然,全都应验了。先说曹丕,他四十岁那年突然病倒,死前还跟人念叨:“子平说八十,原来是昼夜加起来四十,我命到头了。”说完就没了,年仅四十。夏侯威四十九岁升了兖州刺史,却得了重病。他想起朱建平的话,硬撑着觉得自己能熬过去。那年腊月三十,他看太阳落山,以为没事了,结果半夜病发,天没亮就死了。 应璩更邪乎。六十一岁当了侍中,有天在院子里看到一只白狗,家里人却说没看见。他一愣,想起宴会上的预言,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没多久,他病死,享年六十二。曹彪的结局最惨,五十七岁时卷进谋反案,被逼自杀,跟兵乱的预言一模一样。 朱建平的预言一个没落空,准得让人头皮发麻。他在宫里混得小心翼翼,说话直但不惹祸,保住了自己。曹丕死后没几年,朱建平也去世了,具体时间不详。他留下一本《原君书》,记录了相术心得,后世拿来研究相学。《三国志》把他跟华佗、管辂这些人放一块写,可见地位不低。 朱建平这辈子挺传奇,从一个穷小子靠相术走到权贵中间,名声传后世。他的本事不光是看脸,更像是看透了人性。曹丕多疑狠辣,他说得含蓄;夏侯威硬朗,他点到为止;应璩儒雅,他加点神秘。每个预言都像量身定做,既准又不失分寸。 他的相术到底怎么来的?有人说是天赋,有人说是观察力积累。乱世里,人心难测,他却能从细微处看出大格局。比如曹丕的“八十”,既符合面相,又暗藏玄机,这种智慧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他还相过马,说明这人不光懂人,连畜生的状态都能摸透,洞察力真是没话说。 朱建平的结局虽说平淡,但也算善终。比起那些被砍头的臣子,他靠一手绝活在乱世站稳脚跟,还留了名,已经很不容易了。他的故事让人感慨,命运这东西,到底是天注定,还是能被看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