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芍药为姊妹花,牡丹为花王,芍药是花相,花相总是紧随在花王的后面。牡丹花开了,芍药花还会远吗?三四月已经是晚春,是春末夏初,牡丹花芍药花正开得如火如荼。 ![]() 唐朝的开元天宝年间是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追求精神享受,爱花如痴,牡丹花芍药花得到极力的推崇。文人墨客还写下了不少的诗歌,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五首芍药花诗歌。 《戏题阶前芍药》唐·柳宗元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柳宗元被贬谪永州司马时借芍药花以感慨身世。到了晚春,桃李等这些普通的花卉都凋谢了,而芍药花正当令,它们在这明媚的清晨显得格外地妍丽华美。 红色的芍药花枝像醉酒一般倾斜着,它们沾满浓重的露水,玲珑而又娇美,仿佛在挽留那即将逝去的暮春。诗人独自欣赏芍药,不觉已到日暮时分,温暖的春风频繁地吹拂,芍药摇曳生姿。 夜晚,芍药的芬芳气息弥漫在窗户边,与静静地躺着的诗人是如此亲近。诗人多么希望能像古人在溱洧河畔那样把芍药赠送给朋友,可惜身处遥远的南方,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 ![]() 《谢赵惠芍药》宋·陈师道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这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接受朋友芍药后的酬答诗。春季分为初春、仲春、季春三个月,一共九十天。九十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春色,造物主每月都安排有不同的花卉开放。 造物主非常喜爱芍药花,让百花先期开放,故意把芍药花安排在晚春开放,让它来殿后,来把舵,来做春天最后的总结。 光阴如白驹过隙,春天转眼就要归去,现在连殿后的芍药花也都凋谢了。枝头上还剩下最后一朵。这一朵谁来佩戴呢?找来找去目前还没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选。 ![]() 《碧泉芍药》宋·胡寅 春事纷纶去,槐阴襞积来。 此花方靓丽,侍我正徘徊。 堕砌晨霞烂,凌波锦帐开。 有怀能赋客,把酒独登台。 胡寅这首诗表达了对芍药花的喜爱和独自赏景的孤寂心情。春天里纷繁的花事都渐渐远去了,槐树也长出了层层叠叠的绿荫。现在只有芍药花在开放。 诗人在芍药花旁边来回踱步,他看到台阶上的芍药花风姿绰约,犹如灿烂的朝霞一般绚烂。花瓣的锦帐缓缓地展开,又好像神话中凌波微步的仙子。 ![]() 《芍药》唐·韩愈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 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韩愈这首诗写芍药,借用错觉和夸张的手法,来突出芍药的形态和色彩的美好。芍药花适逢晚春,但它毫无自卑和胆怯,而是纵情开放,这种豪放和浪漫,诗人却很少见到。 浓密翠绿的枝叶笼罩着红色的花瓣,在日光的辉映下就像红灯一样光芒闪烁。花色耀眼,花香扑鼻,诗人赏花入迷,不知不觉进入到痴迷睡梦状态。 等到觉醒过来,诗人感到一阵惊恐,自己是不是来到了九重仙境。你看身旁这些美丽的芍药花,哪里像是人间之物,它们简直就是神仙世界的仙花。 ![]() 《芍药》唐·王贞白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牡丹花雍容华贵,比较起来芍药花终究要稍逊一筹。但是芍药毫无怨言,它即使是开在暮春,开在牡丹花之后,也一样悠然自得。 这个时候桃李凋零,牡丹落幕,唯有芍药得到春的眷顾,尽情绽放。它经受谷雨的轻寒,与泛黄的麦子相望。它的风姿绰约,含情脉脉,连风露都产生嫉妒。 杨玉环如出水芙蓉,芍药花就是浣纱的西施,它们都有着天然的清丽之美。但是遗憾的是,芍药花不与百花争艳,总是在暮春独自开放,难以得到人们的理解。 ![]() 以上我们欣赏了五首芍药花诗歌。诗人赞美芍药花,借花抒情,甚至借以感叹自己的身世。不只是诗歌,小说里也有芍药花,《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醉眠芍药茵,就是神来之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