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行】全南两个看点:天龙山的佛音侠意与雅溪古村的客家风韵

 卷子路上 2025-04-21 发布于广东
天龙山网红佛手
全南行记:天龙山的佛音侠意与雅溪古村的客家风韵

卷子

返程路上必过赣州,赣州临粤有“三南”:定南、龙南、全南,只有全南我没去过,那就理所当然圈定它作为我们自驾由宁返深的最后一站了。

之前从没关注过全南,也没在任何媒体上刷到过它,它在我旅行词典中是个小透明。

但每个地方都会有亮、有看点,没有一个人会是空白,城市也一样,只要有心去找。

天龙山和雅溪古村就是全南的两大看点。

没想到全南还是攀岩基地,这里竟还藏着一个中国攀岩小镇,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全国攀岩冠军赛(全运会资格赛)就在全南举行,这里是攀岩世界冠军钟齐鑫的家乡。 

攀岩小镇是个沉浸式运动潮玩地,但因为时间关系,也因为不在我们的点位上,被我们放弃。

从罗霄山大裂谷过来,我们一脚油门就去了天龙山,——它就在高速边上,极其方便。

 上篇:武侠与禅意交织的云端秘境  

从大广高速全南出口右转,驱车不过800米,便是天龙山景区。

这里的武侠元素从游客中心就开始了。作为国家4A级景区,天龙山以武侠文化、禅修意境与险峻风光闻名,更因与金庸《天龙八部》的奇妙关联而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其实,天龙山不算雄奇,更谈不上险峻,但重峦叠嶂还在,翠峰褐岩还在,山的元素就还算饱满。
更有丹霞地貌与苍翠植被交织,汇出一首山野长歌。 
巨岩如柱,绿树如冠,站立于群山之中。
悬挂于两岩之间的玻璃栈桥,只有远看才有几分惊险。
位于主峰的天龙山寺,坐落于莲花状群峰中央,三面绝壁,仅西南一条小径通顶。
颇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感觉,适合悟道、遁行、成仙。
以仙气十足的天龙山寺为背景,靠一靠这云端之上、可摘星辰的古寺。 
登山的首站便是“网红佛手”。
一只巨大的白色手掌从悬崖边伸出,掌心悬空于云海之上。
立于佛手之中,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云雾缭绕间仿佛触摸天际。
这一景点不仅是拍照圣地,更被赋予了“触碰云端、祈福转运”的寓意。
见别人抖抖索索地爬上佛手,我自然也是跃跃欲试。
佛手下有防止坠落的安全网。
终于站在了佛的手掌心里,风吹得腿肚子发抖,但心里却生出无穷欢喜。
手心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一念朝上,一念向下,摘星辰与落深渊其实并不遥远。
虽然没有蓝天支持,但天空之境还是要坐一坐的,得见两个我、两个天。
随后踏上全长169米的3D玻璃栈道“青云桥”。
桥身横跨阿婆髻大峡谷,脚下是170米的深渊。玻璃上嵌有碎裂特效,步步惊心之余,远眺群峰叠翠、溪流蜿蜒,又似行走于云端仙境。  
在玻璃栈桥的另一头回拍“佛手”,巨大的“佛手”在山的怀抱里也只是小小一点。
过栈桥,便是始建于明代的天龙山寺,有着四百年历史的禅意传承。 

我被天龙山寺的建筑吸引了,征服了。

寺内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建筑依山而建,雕梁画栋与险峰怪石浑然一体。

金黄色的三宝殿,是浅浅的、明亮亮的黄。
圆形的观音殿,建筑本身就透着一股柔美与慈悲。
古寺错落,隐于山林间。
俯瞰山下,有间被茂林修竹环抱的小屋,让人心生向往。
景区设置的打卡点,空着也是空着,那就不辜负人家的用心了。
某人的一句“无聊”,不能击退一颗不老的少女心。
开始步行下山。小峡谷、小溪谷、小瀑布,虽然没有大景色,但小景小致也足够慰藉双腿。
好喜欢这个凉帽造型的凉亭,已有客家文化在山上落脚。
武侠的小旗帜插满了山谷。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在此题诗:“四季不凋青春色,人杰地灵出英豪”,道尽此地的灵秀之气。
“龙吟喊泉”,在我的喊叫声中,双龙口吐水柱直冲云霄,——如果是晴天,水雾会折射出彩虹。 
路边的杜鹃花正在盛开。

如巨龙昂首的天龙山,赤红又灰褐的丹霞地貌,云端之上的天龙山寺,手可摘星辰的“佛手”,《天龙八部》里的武侠元素…… 

我和天龙山的约会,热烈而短促,半天就足够。

 下篇:雅溪古村,客家乡愁与明清遗风的活态画卷  

从天龙山出发去县城9公里,县城到雅溪古村25公里。

雅溪古村景区位于全南县龙源坝镇,村落始建于明末,陈氏客家人世代居此。原先不收费的古村,自2018年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后,竟要收费40大洋——我们原先去过的龙南燕翼围,现在也要收30元了。

有祖宗饭可吃,也是福吧。

雅溪古村青山环抱,溪水潺潺,明清建筑群错落于稻田之间,宛如一幅“采菊东篱下”的田园诗画。

村内有两座清代围屋:福星土围和雅凤石围,是客家建筑的瑰宝。  

这是福星土围,高三层,以夯土筑成,51间房紧凑排列,门坪、环廊、厅堂布局严谨,展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智慧。

土围与石围,都有着严格的防御设置。
福星土围和燕翼围很像,现在里面的每一间屋子都用来作客家文化展览。
赣州是客家文化发源地,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现在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称"客家摇篮"。
现有600余幢神奇的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保存完好、较具代表性的有: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升围等古老的客家围屋城堡,还有赣县的客家古村落白鹭村。——除了白鹭村,其它的我都去过。
赣州还有规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这是雅凤石围,以河卵石砌筑,四层楼高,外墙上密布枪眼与瞭望孔,被称为“围屋中的小家碧玉”。
其门楣“鸟革翚飞”四字,暗喻建筑之华美与防御之坚固。
走进陈氏宗祠。

这个出自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新赣南家训》,应该是“新生活运动”产物,上面全是大白话,简直就是日常生活指南,这种务实与家常,我喜欢。
雅溪古村是赣南客家文化的鲜活缩影,行走于其中,也是对客家文化的再一次温习。
雅溪书院里正在进行一场婚礼,我误入幸福现场。
能选择古村来办婚礼的年轻人,也是很有想法。古村书院的环境,却是西式的布置,年轻人的脑洞,就是打得开。
中西文化的碰撞无处不在,这是无论如何脱钩都脱不了的。
下工的雅溪人,正聚在村口闲聊。
重建的戏台,有足够大的空间,举办乡村活动。
在古村的围屋、土楼里来回穿梭,有满满的怀旧气息。
屋前正在晒的春笋,经时间之手揉搓,不久就会成为我最爱的笋干了。
客家美食、客家竹编、客家擂茶、客家酿酒……流连于客家文化之中。
最后坐在客家土楼前,各来一碗擂茶和豆腐花。
雅溪的赣南客家擂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新鲜茶叶佐以糯米、花生、芝麻,在陶钵中研磨成糊,冲入沸水后清香四溢。 

当地采取“保存、保护、整饬、更新”模式,将废弃土坯房改造为书院、茶室、民宿与非遗工坊,青瓦土墙间透着古朴与现代的交融。  

晚上入住全南希桥酒店,酒店在半山腰,走一里地下山就是县城。

希桥将我们的白日山水延续到了夜里。 

若说天龙山是金庸笔下的江湖幻境,雅溪便是陶渊明诗中的桃源实景。二者交织,绘出一幅“绝美全南更胜画”的隽永长卷。

武侠与禅意书写着侠骨柔情,围屋与擂茶承载着客家乡愁。

山水“可游”,文化“可触”。

全南很普通,很家常,却依然提供给我与山水的对话、与岁月的对望,与佛道仙侠的握手,深情、且余音袅袅地。 

2024年4月13日赣州全南行记
同行者:Tiger
图片

 -行走江西- 

【赣行28】罗霄山大裂谷:在湘赣边界,遇见地壳的诗意
【赣行27】南昌安义,那里有千年古村落群,还可以路过海昏侯
赣行26】资溪大觉山:在“神山圣水、觉者天堂”里自由呼吸
【赣行25】羊角水堡:赣南仅存的明清时期军事古城堡
【赣行24】会昌汉仙岩:在八仙云游地云游
【赣行23】婺源:秋天了,去篁岭看晒秋吧
【赣行22】上堡梯田:齐云山里的高山梯田群落,江西的小众景点
【赣行21】于都,长征从这里出发,油菜花也在这里开放

【赣行20】弋阳龟峰,文学村旁的丹霞奇

【赣行19】婺源三月,江岭的油菜花正在绽放

【赣行18】石钟山: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被东坡先生带红的小山

【赣行17】明月山:踏冰雪、观云海、泡温泉,请来宜春温汤镇

【赣行16】三百山:在粤赣交界处、东江起源地的一次雾中行走

【赣行15】东生围:走在赣南客家围屋的旧日烟火里

【赣行14】井冈山:不仅仅是圣地,也是胜地

【赣行13】遂川:替爷爷去那里怀一下旧

【赣行12】婺源:从江湾到晓起到李坑

【赣行11】渼陂古村:坐落在江西吉安富水河畔的千年古村
【赣行10】黎川古城:“阛阓颇盛”的“梦里江南”
【赣行9】新余仙女湖: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
【赣行8】江西新余:江口电厂原来是个艺术区
【赣行7】自驾龙虎山:不求仙道,只为随化
【赣行6】南武当山:丹霞绝壁,秋叶峰林
【赣行5】浮梁的古县衙&瑶里的夜与晨
【赣行4】龙南客家围:燕翼围、乌石围&太平桥
【赣行3】武功山:最笨拙的脚步去丈量南中国最美的天上草原
【赣行2】自驾庐山:云海深深,不见庐山真面目
【赣行1】三清山:在2022的酷热中怀念2016年的冰雪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