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只有知道知足,才能活着快乐

 伊河逸人 2025-04-21


2025-04-21

我们这一代人,是由贫困向小康,经历科技进步最快、社会变化最大、生活方式变化最显著的一代人。

我们经历过劳苦、受过饥饿,经过彷徨、有过失望,作过美梦、有过理想。儿时有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三转一响、西装革履”的期盼,大了也享受过呼机、手机、电视、电脑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十年间,入地(地铁)上天(飞机),超越了历代帝王的待遇;隐身(网络)亮像(视频),集结了千古神仙圣贤的智商。

从当年骑自行车出门的美感,到如今驾驶汽车、乘坐飞机出行的平常;从漂洋过海的环球旅行,到旷世缥缈的虚无网游。我们这一辈人,人生经历跨越了几千年、生活品质超过了无数代。人生如果不能看破“名利”二字,就会受到终身的羁绊。

名利,若是看破了、看淡了,人就身心轻松;如果看不破、看得太重,它就像一副枷锁,束缚了人的本质;它又像一粒迷药,会将人们引向歧途。

其实,远学历史,近看身边,经历告诉我们,名利不过是浮云,切不可让它麻醉了灵魂,束缚了心。幸福的生活就是甩开名利的束缚和羁绊,笑看人生,做一个本色的自我,不为外物所拘宥、不为俗世所困扰、不因进退而悲喜,豁然达观的处世,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至高境界。

“静随芳草去,闲逐野云归。 ”到了一定年纪,就应当学北宋哲学家邵雍快乐淡然的好心态,“静静地跟随着芬芳的香草远去,悠闲地追逐着山野的浮云归来。”“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到了一定年纪,就应当学清代诗人郑燮,不慕仕途,洁身自好的人生观,“打定主意不开花,免得招惹那些狂蜂浪蝶。”“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到了一定年纪,就应当学陶渊明,脱尘去俗,疏放自许的生活态度,“富贵不是我的本愿,仙境也不可企及。”平平淡淡,顺其自然,“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拥有一颗淡泊之心,过平静如水的生活,闲暇时光,随意过简单的生活,感受着淡淡的自足,享受着淡淡的温聲,这样,才是人生的一种恬静和安详。

漫漫人生旅途,看风起云卷,花开花落;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一份淡然之美。淡泊中不要失去最美的自己,因为,这样的生活离我们是如此之近,触手可及。淡泊名利,心境自然平和无争;淡泊人生,你即拥有了隽永之人生,也便拥有了人生无限好风景。

淡泊名利,不是不为名利,而是分清利弊,近利避弊,轻松快乐过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自省,这是生命的一道亮丽风景,它点缀出了四季如春的烂漫生活境界,拥有了它,我们就拥有了一生值得依托的归宿和魂灵。

淡泊名利,并不是人生的目的,只是人生必需保持的一种好心境。我们还应该在淡泊名利的前提下,充实实力,不惧挫折,迎难而上,自信发挥,尽力而为,努力实现自己所追求的梦想,做个人杰和精英。

做人,必须有做人的修身之道:凡事看淡,自己理解就好;遇事莫急,自己做到就好; 看事莫拗,理智相处就好; 谈论勿燥,兼听则明就好; 理性表述,置信操守就好; 与人相处,尊重人格就好; 言论随意,谈吐良知就好; 世俗艰难,相互体谅就好; 人生苦短,莫留遗憾就好。

淡泊名利还是“静”和“动”的有机结合。静则思己,动则达人。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动中观人,机趣盎然。心不静则不能剖心,行不规则不能喻人。静中修心,动中达理。生活于红尘俗世,我们要淡泊名利,因为“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行走于人生之旅,我们要笑看人生,因为这样才能做到“失而不忧,得而不喜。

如今,从童音朗朗到了白发苍苍,从推铁环、跳皮筋到自驾游遍祖国秀美山川。我们渐渐步入暮年。虽然现在还有很多的不足、很多的欠缺,贫困依在,风气烦忧,不够平衡,总体而言,我们还是该知足了!

我们这一辈人,没有经历兵荒马乱的战争、流离颠沛的逃亡、国破家亡的痛泣、妻离子散的悲伤。国有不平,我们基本生活无忧。世有不公,我们依然逍遥自由。虽有苦衷,总还对得起人生。虽经磨难却能快乐余生。

我们聊微信,快乐每分钟;我们搞网购,物品上门送;我们打滴滴,专车来接送;我们退有所老,病有医保,知足吧,知足就会常乐。知足吧,知足就会幸福。知足吧,知足就能活好每一天!

保住好身体,爱护好自己,健康、快乐、幸福永远伴随你,

诸位,我们是活的最值得的一代人,六七十岁,似乎经历了六七千年。看到过原始社会的痕迹,经历过封建残余的侵袭,与老辈比,最好的还是今天的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建国初期,长在困难和文革时期,学习在拨乱时期,工作在改革时期,养老在追梦时期!能活在当今,是我们的幸运,不要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放眼过去,谁能和现在的我们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