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金字塔出土16具清朝人尸骸,果然弱国无外交

 君临天下100 2025-04-21

       编辑|中史华纳
       远在大洋彼岸的秘鲁,一座玛雅文明时期建造的金字塔遗址,掩埋着16具来自异乡他方的古老尸骨。[玫瑰]
       这16具尸骨,来自上个世纪的中国,
       背后隐藏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得知真相后至今仍令人动容。
       01
       被“贼人”惦记
       起初,秘鲁是一个丰饶富庶的土地,
       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各类金银、熔岩、珊瑚等稀有资源应有尽有,但是这片土地也因此吸引了欧洲成为殖民者觊觎的对象。


       15世纪,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拉开了西方殖民掠夺的大幕,秘鲁也难逃殖民的命运,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了这里,长达300多年的殖民时期使秘鲁上下受尽折磨。
       1821年,
       秘鲁人民奋起反抗,终于在领导人圣马丁的率领下宣告独立,一个崭新的国家从此在世界舞台上崛起。
       但民族独立带来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新生的秘鲁国迅速暴露出诸多问题:劳动力缺乏、社会矛盾频发,一时间国内形势严峻。


       秘鲁统治者意识到,要想重振这个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迫切需要充足的劳动力。
       于是他们制定了种种政策,试图吸引欧洲移民来秘鲁定居,但成效并不彰显。
       一时间,秘鲁的资产阶级和大地主们焦头烂额,急需解决劳工短缺的困境,他们决定学会欧洲殖民者的套路,把目光投向一个遥远的国度——中国。
       这不仅因为秘鲁需要廉价的外来劳工,也因为中国正在经历动荡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衰落已成颓势,
       秘鲁统治者判断,正是藉此机会,可以从负重前行的中国汲取充足的劳动力。
       于是,一波波中国劳工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秘鲁这片遥远的土地,起初仅仅是一些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农民,以及为数不多的英国、法国、德国精英。


       但这些欧洲移民要么不愿从事体力劳动,要么根本无法满足秘鲁巨大的劳动力需求,
       最终秘鲁政府只得抛弃只吸引欧洲移民的想法,把目光转向了遥远的东方。
       从1849年开始,秘鲁政府出台多项鼓励移民的政策措施,立法规定只要成功劝说外国人前来秘鲁,就可以获取奖励金。
       尽管全球范围内愿意自发移居秘鲁的人并不多,但秘鲁财阀和大地主还是凭借在欧洲列强的关系网,开始有组织地从中国招募廉价劳工,这些都是出于极大的劳动力需求,也带有某些盘剥利用的考量。


       一波波中国劳工,开始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秘鲁这片遥远的土地,他们背井离乡,为的是谋生和寻找希望。
       而秘鲁统治阶级也终于临时得到了他们迫切需要的东西——一支听话劳动的劳工大军,可以充当这个新兴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基石,但那时他们的手段却是十分残忍。
       02
       命如草芥的中国劳工


       19世纪中期,清政府禁止民众出洋工作,但秘鲁等国却通过非法手段在中国沿海地区贩卖劳工。
       他们先收买澳门的地痞流氓,向穷人吹嘘国外的好处,再用强暴手段绑架这些人
       ,将他们关押在“猪仔馆”。
       “猪仔馆”是秘鲁人贩子囚禁被拐卖的中国劳工的场所,这些劳工在人贩子眼中像牲畜一样,被贬称为“猪仔”。
       “猪仔馆”条件极其恶劣,许多只是简陋的用栅栏围起来的棚屋,顶上仅盖一层草席。
       栅栏外还缠绕着密密的铁刺网,防止劳工逃跑。


       更糟糕的是,有的人贩子直接将劳工囚禁在运输用的船只上,等装满人后就启程,成为“水上猪仔馆”。
       无论哪种“猪仔馆”,监管都非常严格,劳工们在这里受到非人的待遇,衣服被剥光,头
       发捆在一起,还有人带上枷锁,满身污垢,仅能吃剩饭剩菜。
       “猪仔馆”外常能听到劳工们痛苦的哀嚎声,那些试图逃跑的人,若被抓回来,就会当着众人的面被毒打至死,以儆效尤。从1852年到1858年,仅澳门一地就有8000多人死在“猪仔馆”。
       那些熬过酷刑的劳工,还要忍受长达4个月的漂洋之苦,
       人贩子们将劳工像牲畜一样拥挤在肮脏、异常拥挤的船舱里,船舱内所有人都蜷缩在一起,连坐带睡。


       各种粪便和呕吐物到处都是,充斥着令人作呕的气味,严重超载导致食物和淡水极度短缺,一杯水竟要一个银元。
       劳工们滴水难求,有的因偷水喝而被活活打死。
       到达目的地时,通常只剩下起初人数的一半还活着。
       人贩子视劳工的生命为数字,以牺牲劳工的生命来换取利润,船只设计可以装200人,他们改装后可以挤600人,就算中途死亡一半,遗体抛入大海,也可以多赚运费,遇到海浪劳工有很多会被卷入海中淹死。


       从1849年到1874年,约有12万中国人在秘鲁经历了这种非人的境遇,
       他们为了活下去,背井离乡,却在异国他乡体会到了人间炼狱。
       03
       艰难困苦的异国生活
       刚到达秘鲁的华人劳工,被严格禁止进行任何宗教活动或使用母语交流,他们很快被分配到了两种环境极为恶劣的工作岗位:
       一是在鸟粪岛从事开采鸟粪,二是在种植园进行繁重的农业劳动。
       殖民者利用皮鞭和绳索残酷地抽打劳工,不分昼夜地压榨他们的劳动力,华人劳工的住所简陋肮脏几乎等同于牲口棚户,种植园内遍地开花的是华人劳工的坟墓,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被活活累死的。


       鸟粪岛上,劳工从黎明到黄昏都必须在潮湿恶臭的鸟粪堆里工作,
       他们头顶烈日呼吸腐臭的空气,衣不蔽体四肢蜷缩在粪堆中开采鸟粪。
       稍有不从就会遭到工头毒打,可怜的劳工十分渴望休息和进食,但工头丝毫不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华人选择自杀结束痛苦的生命,每天都有人投海自尽。
       种植园里的处境也并不比鸟粪岛好多少,
       劳工从清晨四点半就必须在田地劳作,一直到黄昏才能暂停。


       殖民者利用皮鞭驱赶劳工,让他们加快工作效率,稍有不满,想要逃跑的劳工就会被殖民者殴打至死,尸骨无存。
       长期的奴役与驱使让劳工们对殖民者的统治极为不满,
       最初他们通过自杀的方式反抗统治,但很快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争取应有的权利。
       于是,劳工们联合起来,发动了罢工和起义反抗殖民压迫,然而由于武器装备的悬殊,起义很快就被殖民者镇压下去,起义失败的劳工被集体杀害,尸体被随意掩埋在秘鲁的土地上。
       时光荏苒,17年我们的考古学家在秘鲁发现了这批华人劳工的遗骸
       ,他们死后的命运似乎与生前一样凄惨。


       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无论走到世界何处,都该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同胞之爱是相通的,即便是对那些已经长眠异乡的先人,我们也不能够遗忘。
       尽管时过境迁,这段被暂时湮没的历史仍让人感慨生命的脆弱,
       我们必须共同呵护华人劳工后裔的权益,也要缅怀先辈们的牺牲奉献。
       04
       有压迫就有反抗
       这些华工遭受到极为残酷的对待,被迫承受巨大的身体和精神折磨,
       起初他们默默忍受,心存侥幸。但长期的非人待遇终于令他们无法再忍受,反抗的火种被点燃。


       早在1865年,卡纳德种植园的500多名华工就曾奋起反抗,杀死了种植园主和监工,夺取武器,解放附近其他种植园的华工。
       他们占领镇区,组建骑兵队,一时间声势浩大,但由于装备差,很快就被秘鲁政府镇压。
       上百华工死亡,余者继续受辱,尽管失败,这场起义标志着华工反抗的开始。
       此后,各地种植园频繁发生大小暴动,1870年,帕蒂维尔卡的一个庄园里,100多华工再次集结反抗。


       消息迅速传开,附近多个庄园的华工纷纷响应,短短一天,参与者就达1500人,起义军曾试图攻占帕蒂比亚卡镇,
       但由于组织松散、武器落后,终究不敌秘鲁政府军队,再次失败告终。
       但这次规模空前的起义震惊了秘鲁社会,也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一些侥幸活下来的华工将惨状书写成文字,通过外交途径转达给清廷。起初,清廷置之不理,但在各方压力下被迫正视这个问题。
       1872年,一艘运送华工的船只停靠日本时,一名华工逃脱并制造国际舆论哗然
       ,清廷终于不得不出面处理,经李鸿章商议,清廷决定通过谈判迫使秘鲁政府制定保护华工的专门条例。


       谈判历时8个月,1875年6月,清廷与秘鲁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护华工的专门条约——《中秘会议专条》。
       此外双方还签订细则条款,这标志着华工长期奋斗的伟大胜利,也标志着清廷在保护华工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条约签订后,秘鲁华工的境况明显改善,
       大多数人完成合同后选择留在当地,通过通婚、创业逐渐融入主流社会。
       他们用反抗争取来的权利,开始过上崭新的生活。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斗争以胜利告终,展现出中国劳工不屈的意志力量。


       但是那些因为虐待和起义失败的劳工尸体孤零零的留在秘鲁的土地上,
       直到17年当地修路破坏了金字塔,他们其中的16具尸体才被考古学家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