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后速递 | 深入解析CKD贫血管理:第十二届肾脏病学新进展西湖论坛精彩回顾

 协和麒麟 2025-04-21 发布于上海

近日,第十二届肾脏病学新进展西湖论坛在绍兴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100余位国内外顶尖肾脏病专家给与专题报告和病例分享,内容涉及肾小球疾病、血液净化、肾脏移植、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肾脏护理等领域。本文将对本次论坛CKD贫血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

一、CKD贫血的诊断和评估

论坛上,专家们强调了CKD贫血的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性。CKD贫血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实践要点:

  1. 诊断频率:根据CKD的不同分期,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血细胞计数(CBC)、网织红细胞计数、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和铁蛋白检测。
  2. 潜在原因:在诊断贫血时,需考虑多种潜在原因,如铁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炎症、恶性肿瘤等。

二、CKD贫血的治疗策略

在治疗方面,专家们讨论了多种治疗策略,包括促红细胞生成剂(ESAs)、铁剂、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s)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治疗要点:

  1. ESAs的使用:建议在铁蛋白<500 μg/L和TSAT<30%时开始使用ESAs。对于未接受透析的患者,建议使用静脉铁而不是口服铁。
  2. HIF-PHIs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HIF-PHIs可能是ESAs的有效替代品,但需注意其可能增加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3. 铁剂的应用:在开始铁剂治疗时,建议使用静脉铁而不是口服铁。对于未接受透析的患者,建议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和偏好选择口服或静脉铁。

三、CKD贫血的管理和预后

专家们还讨论了CKD贫血的管理和预后问题。强调了定期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下管理要点:

  1. 定期监测:对于接受铁剂治疗的患者,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红蛋白、铁蛋白和TSAT。对于接受ESAs或HIF-PHIs治疗的患者,建议每月检测一次。
  2. 预后评估:CKD贫血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贫血的严重程度、心血管事件风险、生活质量等。需要综合评估这些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四、CKD贫血的机制研究

论坛还涉及了CKD贫血的发病机制研究,包括细胞死亡与血管钙化、蛋白修饰与血管钙化、肠道菌群与血管钙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些研究为理解CKD贫血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结语

本次论坛为CKD贫血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专家们的深入探讨和交流,参会者对CKD贫血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和新疗法的出现,CKD贫血的管理将更加科学和精准。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人士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