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更能赚钱,B站已经开始直接“抢人”

 三易生活 2025-04-21 发布于湖北

近日,B站方面推出时尚及美妆UP主扶持计划“SUPER UP”,计划投入百亿流量扶持100位时尚生活方式的优质内容创作者。对于入选的创作者,B站将提供国际高奢品牌商业合作资源,并邀请参加相关大型活动,帮助其提高行业影响力。同时其还将根据作品的播放量、涨粉数等,给予现金奖励。

同时,该计划将面向在小红书拥有超10万粉丝、在抖音拥有超100万粉的博主,以及时尚媒体主编、明星造型师、服装设计师等行业从业者开通“头部作者绿色通道”,为其提供专属群1V1对接、加权流量扶持、全站入驻事件营销、深度栏目共创等服务。

为了更能赚钱,B站开始“抢人”

毫无疑问,B站推出这一定向扶持举措,可谓是大张旗鼓地从抖音和小红书“抢人”。而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自然也是为了“补课”。毕竟这个平台的核心用户为Z世代,而这一群体对时尚美妆内容的消费需求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虽然向着多元兴趣内容社区方向的发展,是B站近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如今在ACG之外,他们确实在泛生活、科技等领域有所突破,但在时尚美妆领域尽管有一定基础,却仍缺乏优质创作者,尤其是独家合作的优质创作者。

以最能代表B站内容生态和创作趋势的年度百大UP主为例,历年来美妆时尚领域UP主的存在感都不强。例如在2024年,时尚区上榜UP主的数量更是跌到谷底、仅2人。同时克劳锐公布的2025年2月B站UP主影响力榜单中也显示,无论是百万粉丝UP主的占比、还是上榜UP主的粉丝总量,美妆和时尚领域都不算突出。

为了更能赚钱,B站开始“抢人”

不过扩充内容类型,可能并非B站此举的唯一目的,其或许也是在为商业化早做打算。毕竟如何向外界证明自己的赚钱能力,是近年来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B站的诸多营收来源中,广告业务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官方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其营收达77.3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广告业务收入为23.9亿元、同比增长24%,占比达31%。

众所周知,美妆及时尚行业一向舍得花钱营销。在QuestMobile发布的相关数据中显示,2024年不同级别美妆品牌平均媒介投放量均有所增长。此外一些美妆品牌的财报也能佐证这一点,例如毛戈平发布的2024年财报就显示,期内其销售和分销开支高达19.04亿元、占同期营收的49%。

为了更能赚钱,B站开始“抢人”

但受限于内容生态,长期以来B站从美妆及时尚行业赚的钱并不多,游戏、数码家电、电商、汽车等才是“金主”。从这一方面来看,B站如今显然也有理由加码时尚美妆内容。

另一方面,开环电商已经是B站明确的商业化方向之一。据了解,在经过从“会员购”到“视频带货”,再到“直播带货”的渐进式探索,2025年年初,B站宣布将商家后台管理平台“B站工房”升级为“B站小店”,并在UP主的主页嵌入“小店”入口,支持站内直购与第三方平台跳转。这一动作也就标志着,B站的电商业务在进一步从“试水”向“深耕”转变。

而时尚美妆在悦己经济与社交货币的双重驱动下,以及天然的高频消费属性加持,又是电商转化率最高的垂类之一。据了解,在电商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时尚美妆赛道的增长却依旧可观。中国香妆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线上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天猫、淘宝、京东、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化妆品产品交易总额为958.22亿元、同比增长15.65%。

为了更能赚钱,B站开始“抢人”

事实上,当下B站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时尚美妆电商的布局。不久前在今年3月,B站发布了“服饰春上新”视频带货激励活动。活动规则显示,每日GMV排名TOP3的稿件将获得20万曝光量奖励。

当然,面对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竞争,B站也试图打出差异化。据了解,对于申请参与“SUPER UP”计划的站外创作者,B站不仅有粉丝量要求,还要求以视频为主要创作方向,并建议创作者聚焦深度内容,而非单纯地展示妆容、穿搭。此外,B站还将优先扶持横屏长视频创作者。

换而言之,B站如今不仅想要从小红书、抖音“挖人”,还试图让这些创作者创作横屏长视频。但对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原生创作者而言,相比横屏,竖屏无疑更符合平台定位和用户需求。

为了更能赚钱,B站开始“抢人”

这也就意味着,想要借助横屏长视频实现差异化,B站就需要拿出足够的筹码,只是流量扶持和现金奖励或许还远远不够。如果不能为创作者提供一条长期可行的变现路径,B站此举或许将会是竹篮打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字节跳动要做AI眼镜?这事还真的很有想象空间
在Ola Friend的基础上推出智能眼镜,简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视频|面对AI企业的白嫖,美国媒体选择了“告老师”

此事的结果,大概率是AI企业最终会选择妥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