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里讲过一个“好嘴杨巴”的故事。一位名叫杨七,手艺高,只管闷头制作;另一位叫杨巴,口才好,专管外场照应,俩人一里一外,将这稀松平常的街头小吃,干得远近闻名。有一次,李鸿章到天津视察,地方上的官员寻思着给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中堂大人换换口味,便领李鸿章去了“杨家茶汤”。当李鸿章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时,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甩手将茶汤打落在地。在场的一众官员都吓懵了,杨巴也慌忙跪下,谁也不知中堂大人为何发怒。 跪在地上的杨巴低头望着碎碗里的茶汤,顿时明白了,想必是中堂大人之前没喝过茶汤,将汤上漂浮着的碎芝麻当成了脏东西。但问题来了,直接说这不是脏东西,不免显得中堂大人没见过世面,但如果不解释清楚,后果更严重。 “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饶了小人这次吧。” 李鸿章一听,不由对这个心灵嘴巧的卖茶汤小子心生喜欢。不仅能一眼看出自己错把芝麻当做了脏土,而且三两句话既叫自己明白,又叫自己不失面子。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会说话、社交能力强的人往往会越来越好,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助力,路越走越宽。反观另外一类人,他们堪称是社交场上的杀手,经常没说几句话就将人给得罪了,人生也因此而一地鸡毛,阻力重重。总结了下,大概有六种。希望各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些人在说话聊天的时候,总是带着很强的攻击性,爱唱反调。比如你说还是要少喝点可乐,少吃点油炸食品,这样对身体好。他会反驳道,老外天天喝可乐、吃汉堡,人家身体不一样好好的。再比如,你说A演技还不错,算年轻一代偶像里比较优秀的,他会立马反问你,难道B演技不好吗?这就容易让聊天的人感到很无语,我也没说B演技不好呀。自杀式社交的第一种表现就是爱抬杠,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习惯性地反驳几句,你说东,他便要说西,你说好,他一定会说不好。我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杠精,也都不愿意与其交往。 没有人喜欢被否定,这是一个最基础的社交常识,但有些人偏偏就喜欢打击、否定别人,他们总能挑出各种毛病。朋友买了个新房子,他一会说人家楼层选的不好,一会又说这小区的物业很差劲,你怎么想起来买这种小区的。同学穿了件新裙子参加聚会,她见面就说人家衣服的颜色好土,真不会选衣服呀。自杀式社交的第二种表现就是嘴巴很毒,喜欢否定别人,言语刻薄,眼神挑剔。总之,不管你做什么,他们总能挑出各种毛病和问题出来,几乎听不到一句肯定的话。实际上,朋友之间的关系再好,说话时也要注意分寸。总在言语上打击对方,关系是一定会出现裂痕的。在聊天时,有些人之所以不受欢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总是喜欢截胡、中断别人的话题。比如你想倾诉最近遇到的倒霉事,刚准备说,他就接过话茬,我才倒霉呢,然后巴拉巴拉讲一堆自己的事。再比如,你和朋友聊到最近的球赛,正聊的兴起,他上来就打断你们的聊天,将话题引到自己玩的游戏上。自杀式社交的第三种表现就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说话做事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很显然,一个不把别人放在心上,不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眼中只有自己的人,是很难得到对方尊重的。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别人的那种痛苦,就不要对别人的选择妄加评论。哎呀,你都三十多岁了,再不抓紧就真的嫁不出去了,眼光别这么挑剔;现在政策都放开了,人家三胎都生了,你们连二胎都不愿意生,做人不能只想着自己,也别只看眼前呀……自杀式社交的第四种表现就是喜欢对别人品头论足,指手划脚。很多时候,即使是出于善意,也不要轻易地评价别人。 在亲密关系里,对男生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建议:不要和女生争论,吵赢了,却输了感情。实际上,不管与谁说话,朋友、同学、同事也好,父母、领导也罢,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不要总想着吵赢对方,非要分个高下出来。自杀式社交的第五种表现就是有着太强的好胜心,喜欢逞口舌之快,总想在言语上压对方一头。但正如刚所讲的,很多时候,你虽然争论赢了,但却是失败的一方,你会因此输掉友情,会失去朋友。与人交往,请懂得示弱,学会将胜利感留给对方,这是一种智慧。意思是说,不管说话还是做事,要懂得给别人留点面子。即使是骂人,也不要将人家的短处当众揭开,在伤口上撒盐。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似乎就喜欢在别人的伤口上再来一刀,从来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别人胖,他就总当众拿人家的体重开玩笑,别人失恋了,他就经常拿这件事开涮。而最令人反感的是,他做这些铺垫,往往是为了抬高自己,常常是贬损别人几句,然后话锋一转,开始炫耀显摆起来。自杀式社交的第六种表现就是爱炫耀显摆,优越感十足,而且不惜踩在别人的伤口上。这样的人真的很讨厌,一个人越是这样,其实就越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大家只会觉得这个人很拙劣,而不会觉得他很优秀。实际上,所有高情商的背后都是善良,或者说,是懂得多为他人考虑,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如果一个人说话时能始终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往往就能做到心灵嘴巧,在社交场上如鱼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