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把碗摔在了地上,碗碎了里面的奶更是洒了一地。 接下来,小女孩主动地捡起了只剩一小半的碗,里面还有一点奶,她和旁边的妈妈说,妈妈你看还剩了一点。妈妈呢,也很平静的说,你这下会少喝很多奶哦。 全程妈妈情绪都很平静,小女孩也主动地承担起了擦地的任务。 视频很短,却引起了很多网友们的共鸣。 ![]() 很多人都说,看着这一幕,就想起了当初因为摔了一个碗好几天都坐立不安的我们,看上去是在安慰孩子,实际上却是在安慰当年那个小心翼翼,感觉就像是天塌了一样的自己。 现在自己成了爸爸,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会产生该怎么处理的困惑。 是啊,该怎么处理呢? 碗已经碎了,再去追问是谁的问题已经于事无补,与其在那里语气不善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满怀愧疚不断地内耗,还不如抓大放小,给孩子一个宽松松弛的成长环境。 人民日报就曾经发文,说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诚以为然。 消耗孩子的,往往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很多时候,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越是想让孩子变好,越会不自觉的想要“指导”孩子,越会在小事情上不断地消耗孩子。 像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写作业以及该玩什么不该玩什么等,明明只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衣服穿多了脱了就行穿少了大不了是个感冒,吃东西少吃一点不会营养不良少吃一顿也不会饿得不行,写作业也是这样把字写好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事情,快点写完也不是说想快就能快起来。 当爸爸妈妈的眼光一直聚焦在孩子的小毛病上,精力一直放在纠正孩子的一举一动上,并且伴随有指责批评甚至是言语打击的话,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他们的每天都被这些负面情绪所围绕,又何谈成长呢? 透支孩子的能量 心理学有个认知负荷的理论,说一个人的大脑每天能处理的信息是固定的,如果他们一直都被一些诸如“坐好一些”“赶紧写作业”“快点吃饭”之类的小事情所消耗的话,大脑就会被这些无意义的事情所占据,就很难有剩余的能量去干别的应该干的事情了。 而且,一直在小事情上纠结对孩子的专注力也是很大的破坏,特别是孩子写作业的时候。 写作业是一个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不断联系课堂所学以及调动大脑思考的过程,这一切都需要有绝对安静的环境。如果爸爸妈妈总是以“别趴着写作业”“快点写别走神”之类的小事情打扰,孩子的专注力就会像碎掉的玻璃一样,很难再次组装起来,写作业自然就没什么效果了。 磨灭孩子的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于探索事物寻找未知的热情是在不断鼓励,以及被允许试错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鼓励可以让孩子坚定信心,知道这样做下去虽然过程可能会曲折,但最终还是会成功的;允许试错则是给孩子最大程度的托底,让他们能够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自我成长不断进步这件事情上。 而爸爸妈妈在小事情上不断地指责,就像是手机上的小程序一样,看上去是“有用的”,实际上却是在后台不断消耗手机的电量,结果正经事还没干呢,手机就关机了。 孩子也是这样,当他们不断被指责的话,就会像快要关机的手机一样,筋疲力尽,做什么事情都集中不了注意力,都不能做好做全,完全无法体现出一个孩子的活力来。 更严重的是,一直在小事情上被指责的孩子,会长期处于一个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状态中,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份压力不断地放大,最后真的会把孩子压垮的。 教育孩子,要“有尺有度”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想要孩子变好、看到孩子的不足之处想要指出来,这是为人父母的心情。 但很多时候教育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怎样做孩子能变好才怎样做。 要懂得“抓大放小” 抓大放小就是说教育要针对孩子的大问题。 这样孩子才能简单明了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的接受爸爸妈妈的教育。而如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就会没有轻重缓急,放在孩子眼中也就是没有什么需要自己特别注意的地方。 比如和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什么才是大问题呢? 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应用,这才是写作业想要达到的目标。至于写作业过程的坐不正啊,习惯性磨蹭啊,握笔的姿势不对啊相对而言都只是小问题。既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改正过来的,也不是说一次两次孩子就能记住的。 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针对孩子的大问题去重点解决,有时间的话可以顺便说说小问题,没有的话放在别的时间段也没什么。 放低要求,才不会消耗自己和孩子 人无完人,孩子也是一样。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变得学业优秀、乖巧懂事,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能够让爸爸妈妈省心一些,最好是像成年人一样,把需要自己做的事情做完做好。 但这份希望明显是不合理的,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还在成长啊,他们是一点点的变好的,而不是说一下子就能长成爸爸妈妈希望的样子。 所以适当的放低一些要求,才不会在各种小事上消耗孩子,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孩子才会慢慢成为闪闪发光的样子。 最后教育就是这样。 爸爸妈妈在小事情上做减法,孩子才能在健康成长中做加法。 在孩子的成长中,多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在小事情上给他们更多的自由,让他们能够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够不为小事情而内耗,这才是好的教育。 大家说是不是呢?如果孩子在家里打碎了碗,您会怎么教育他们呢?欢迎留言来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