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一段必读文推介 文/金汇昆 “来,同学们,我们齐读一下这段文字。” 同学们齐读之后,我发现他们的气质有了变化,就是如此神奇。 所齐读的文字正是苏轼《与苏辙书》)(节选)如下:“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 学生读完之后,我就给他们讲解,讲解文言为次,分析义理为主。比如拟古是模仿,不能超越古人。和古是创作,可以与古人比肩而平等对话,甚至可以超越古人。比如在老苏眼中,陶渊明的诗是最好的,因为他的诗代表着整个一个时代,除了他,那个时代再无他人。再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孔子,想到了屈原,他们也是自己时代的唯一。 陶渊明临终是给自己孩子说的话很是震撼人心,大义是“我早早与世事隔绝,导致你们从小饱受饥寒之苦”,这是一个父亲最真实的心声,是愧疚,也是无奈。老苏敬服陶渊明的诗歌,更敬服陶渊明的为人。认为他为人不仅善良,更智慧,他很早就看出了自己不会为世所容,所以提前抽身。老苏说他和陶渊明患了同样的病,他悔恨自己没有及时治疗。 这段文字虽然很简单,但是我觉得很值得玩味。时隔大约800年,老苏如此怀念陶渊明,赞美其文其人。假如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另外,我想他们的故事应该被我们所知,尤其是被我们的学生所知,他们如何知,关键是我们教师,我们要带着饱满的情感讲给学生听。 讲解完之后,我让学生再齐读一遍。 “这次当你们读完之后,我看到你们正闪闪发光。”我评价道。 榷山 乙巳桃月(04.22)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金汇昆,笔名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生命的启蒙不断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