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坦类”药物(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药物之一,具有降压平稳、保护靶器官、副作用少等优势。虽然作用机制类似,但是因化学结构差异,不同药物的受体亲和力、代谢途径、半衰期等存在区别,导致临床适用场景不同。有的可以降尿酸,有的可以改善心衰 ,哪个更适合你呢? 7种沙坦类药物对比表![]() 关键药物特性对比1. 降压强度与起效时间
2. 靶器官保护与适应症拓展
3. 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
4. 特殊人群用药
临床选择建议
常见误区与药师提示⛔“沙坦类药物可随意互换” ❌错误!不同药物的靶器官保护、代谢特点差异显著,需个体化选择。 ⛔“联合用药仅限利尿剂” ❌错误!沙坦类还可联用CCB(如氨氯地平),但避免与ACEI联用(增加高钾血症风险)。 ⛔“肌酐升高立即停药” ❌错误!轻度升高(<30%)可观察,若持续升高需排查肾动脉狭窄或血容量不足。 关注我@药问徐药师随时随地了解最新安全用药信息~ 声明:医学科普仅供参考,若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
|
来自: 新用户88267667 > 《高血压用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