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智慧智慧心理疏导2025年04月18日 17:10江苏 焦虑的本质是恐惧与不安,是理想化的人性与客观世界不断发生碰撞后,因持续受挫而形成的否定性的自我压抑。 让你痛苦的从来不是世界,而是对人性的误判和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而又执着于改变不可能改变的事情。? 当你明白了人性、顺应人性时,你就会不再和自己过不去了,日子也就会好过很多了。 ![]() 人的本性之一:利己 《红与黑》中写道:在人生这片自私的沙漠里,人人都是在为自己打算。 人性不是本善,也不是本恶,而是本来就自私。 每个人最爱的永远都是自己。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人性的天平永远先称自己的利益,总以为“将心比心”能换来真心,那么在现实中的失望就会让自己痛苦不堪。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喜欢户外探险的网友分享说,有一次,他和朋友在探险中迷路了。 两个人提议拿出全部的食物和水,盘算补给还能坚持多久,然后为下一步做打算。 当他们顺利脱险以后,在朋友的背包里,他看到了一块压缩饼干。 原来,朋友当初并没有拿出全部的食物,他为自己留了一手。 那一刻,他感到无比愤怒与失望,回家就删除了对方所有的联系方式。 没有人不为自己考量,自私是人之常情。 “利己”是本能,“利他”是策略。 当我们开始理解并接受人性自私的一面的时候,就是我们放过自己的时候。 如果我们不再把对人性的期待调到满分,而仅仅要求是60分,才能真正找回那份已经失去许久的内心平静与安宁。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别用圣人的尺子量他人,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绑架别人。 我们可以相信人品,但不要相信人性。 就像农夫种地一样,播种前看清哪块土壤能长真心,哪块地只适合撒盐。 真正的成熟,是看透人性灰度后,依然选择理性温暖地活着。 ![]() 人的本性之二:慕强 人类社会的运行逻辑,本质上是一种“资源趋利性”。 人都是慕强的动物,人总是容易被那些“闪闪发光”的强人吸引,无论男女性别。 强者掌握资源、人脉、影响力,而弱者往往被边缘化。 尽管道德教育告诉我们“同情弱者”,但现实是,人们更愿意靠近强者。 人们愿意追随强者,是因为强者代表希望、机会和安全感。 作家张悦大学毕业的时候,曾在一家企业实习过。 有一次,她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向一个老员工请教。 对方瞟了她一眼,继续和另一位同事闲聊了起来。 张悦以为对方没有听到,便又补充了一句:我能请教您一个问题吗? 没想到这个同事回呛道:你瞎啊,没看到我正在忙吗? 对方无礼的态度,让她特别尴尬。 转过身,当一个业绩特别突出的同事,找对方帮忙时,她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不仅全程笑脸、说话谦恭,没有丝毫怠慢。 那一刻她才真正意识到,对方并不是天生脾气坏,只是对不起眼的她脾气坏而已。 我们常常抱怨人人都是“势利眼”,抱怨“人走茶凉”,但人性的本质就是慕强。 人性慕强因而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本质——价值交换。 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并不取决于你对别人有多好,而是取决于你的强弱,手上筹码的多少。 你有多少资源、地位、钱财、影响力,这决定了你在别人心中的价值。 现实中,慕强欺弱,是无法逃避的法则,利来人来,利尽人散。 这世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利益当前,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你越落魄越难获助,你越成功越有人追随;世人嘴上同情弱者,心底却追逐强者。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所以,你和任何人的关系,不取决你对别人有多好,你的格局有多大,根本是在于你是否有可以交换的价值。 ![]() 人的本性之三:孤独 人独自来到人世间,人也终将孤独的离开人世间。 孤独是人的本质。 很多人总以为孤独可耻,拼命用恋爱、聚会、刷手机填满空虚。 但人性最深的悖论是:越抗拒孤独,越被孤独吞噬。 孤独并不是因为结婚,因为友谊就会减少。 而婚姻与友谊的价值是找一个懂得理解你的孤独的人,深刻明白生命的寂寥。 最近,央视热播剧《我的后半生》一度登上话题热榜,频频引发全网热议。 故事的开始,已经退休的文学系教授沈卓然,儿女双全、三代同堂,原本过着令周围人羡慕的退休生活。 可老伴的突然离世,打破了过往的岁月静好,让老沈陷入了悲痛之中无法自拔,自此郁郁寡欢,整日活在消沉之中,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巨大改变。 为了能让老沈早日走出痛苦,他的老友和儿女都建议他重新找个老伴儿,就这样70岁的老沈开启了“相亲之路”。 直到与几位相亲对象渐渐走散,又经历了挚交好友的离世,老沈终于明白: “我过去怕老、怕孤独,一直在寻找依靠。这人呐,你要是好了,什么都会好。” 与其等待“谁来陪我”,不如“自己陪自己”。 人孤独的本质也告诉我们: 人与人是不同的,我们以为别人幸福,其实别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与不如意,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自己的痛苦要背。 当我们理解了生命的本质就是孤独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加学会与自己相处。 当我们接受人世间的真相就是寂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学会了活在当下。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人与人不同,我们就不会强求他人和我们一样,而是懂得兼容并包,尊重他人的个性,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蒋勋曾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如果我们懂得这个真相,就会更加深刻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 一切贫穷,都是因为思维禁锢;一切痛苦,都是因为不懂人性。 容易焦虑的人,潜意识中是在与人性抗争。 活在这人世间我们就必须了解人性,只有认识和接受人性,我们才能从焦虑中解脱。 当你明白: 自私是本能,就不必为别人的冷漠失眠; 慕强是本能,就不用为“不被关注“而内耗; 孤独是底色,就不会在关系里溺水挣扎。 我们越能驾驭人性的规律,我们心态就会越平和,我们就会和自己、和别人、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