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亨利七世稳固政权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外交。1485年亨利七世夺得王位靠的是法国的支持。当时法国是查理八世的姐姐安妮摄政,安妮为亨利七世提供了2000人的兵力援助。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但在当时的国际关系和权力平衡中,这样的支持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2、由此亨利七世意识到,英吉利海峡的地理位置使得英格兰在欧洲大国之间的博弈中处于一个微妙的位置。因此,他必须在这些大国之间保持平衡,以确保自己的王位不被动摇。 3、安妮支持亨利七世主要是出于削弱勃艮第和约克王朝联盟的战略考虑,以此来增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和影响力。因为在当时的欧洲政治格局中,勃艮第公国是法国的主要对手之一,而勃艮第与英格兰的约克王朝是盟友。 4、勃艮第大公大胆查理的第二任妻子约克的玛格丽特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的妹妹,这使得勃艮第和约克王朝结成了紧密的联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因此,法国为了削弱勃艮第的势力,自然会支持与约克王朝对立的势力,即亨利七世所代表的都铎家族。 5、1482年在勃艮第大公的女儿勃艮第的玛丽去世后,法国和哈布斯堡家族就勃艮第的归属展开了争夺。法国认为勃艮第是其封臣的领地,封臣绝嗣了,封地我要收回;而哈布斯堡家族则认为这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妻子的产业,必须归我。 6、最终,通过《阿拉斯条约》法兰西王国获得了勃艮第公国南部的领地,包括第戎及其周边地区。哈布斯堡家族玛丽的丈夫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继承了勃艮第公国北部的领地,包括尼德兰地区。这些领地成为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重要资产。 7、此时,英格兰约克王朝的理查三世选择支持勃艮第,因为勃艮第大公的遗孀玛格丽特是他的姐姐。勃艮第的玛格丽特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她是英格兰王后约克的伊丽莎白的姑姑。亨利七世推翻了约克王朝,玛格丽特对都铎王朝怀有深深的敌意,甚至称伊丽莎白为约克家的叛徒。 8、亨利七世登上王位后,任何声称自己是英格兰王位合法继承人的人,不论这些人的主张是否真实。玛格丽特与她的女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一同给予这些反对者全力支持。这种支持对亨利七世构成了重大的外部威胁。 9、面对这种威胁,亨利七世努力改善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关系,以削弱玛格丽特的影响力和支持。尽管亨利七世采取了多种策略,但直到1503年玛格丽特去世后,双方关系才有所缓和。 10、到了1506年,上天给了亨利七世一个大好的机会。这一年查理五世的父母腓力和胡安娜在从尼德兰前往西班牙的途中,因风暴被迫在英格兰停留。亨利七世立即盛情款待,半软半硬地逼着对方同意联姻,让查理五世娶亨利七世的小女儿玛丽·都铎,并且还要支付100万杜卡特的彩礼。 11、亨利七世要求的彩礼数额如此巨大,引起了历史学家的质疑,因为通常情况下,求婚方不应要求如此高的彩礼。然而,这个数字很可能是合理的,原因在于:其一腓力夫妇在英格兰的控制之下,亨利七世虽然表面上客气,但实际上有能力施压。其二一年前,亨利七世曾用55万杜卡特贿赂腓力以改善两国关系,因此实际的彩礼金额可以视为45万杜卡特。 12、由于哈布斯堡家族无法支付这笔巨额彩礼,婚事一拖再拖。151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二的王后去世,他迅速迎娶了查理五世的未婚妻,导致这场婚姻计划告吹。 13、尽管婚事未成,但英格兰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得到了缓和。然而,由于英格兰在实力上当时远不及德法两国,因此在之后的外交中,英格兰只能在法德之间摇摆不定,以维持自身的战略平衡。 14、玛丽·都铎还有个姐姐,就是亨利七世的长女玛格丽特·都铎,她当然是嫁给了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四世,就像西班牙王室优先和葡萄牙王室通婚一样。都铎王朝绝嗣后,正是玛格丽特的后代继承了英格兰王位,这就是斯图亚特王朝。 15、在中世纪的欧洲,王室间的联姻就是最大的外交。不过,对英格兰的政治和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当然还是与西班牙的联姻,也就是由亨利七世的长子亚瑟娶斐迪南二世的小女儿凯瑟琳。 16、通过与西班牙这样一个强大的天主教国家结盟,亨利七世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国际地位,还获得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这一联姻极大地稳固了亨利七世的统治。然而,这一联姻也为亨利七世的儿子亨利八世带来了巨大的困境。 |
|
来自: Ztiger1980 > 《欧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