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见字如晤! 适逢世界读书日并世界婴儿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日(4月23日),为父灯下执管,忆昔年致汝姊《与爱女钱妍书》,今见汝负笈淝水,入杏林而研精神医学,心甚慰之。乃效景濂先生遗意,修书一封,以期勉尔。 余尝观《国语》有言:"上医医国,其次疾人。"昔神农亲尝百草而救民瘼,仲景勤求古训以济横夭,此皆医者悬壶之志也。今汝所习精神医学,实乃医道之精微者。皇甫谧著《黄帝针灸甲乙经》,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皆于典籍中得真知,汝当效之。 为父执教鞭近三十载,每见弟子神情恍惚、意志减退、孤僻离群、行为紊乱,心甚忧之。遂以半百之弱能残躯,细摩心理之术,终取微得。始知精神之疾,甚于形骸之苦。今闻尔言神经递质、认知行为诸学,皆现代医道精华,然须融汇《难经》阴阳之说,贯通《丹溪心法》情志之论,方成济世良医。 孙思邈云:"大医精诚,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汝今习此术,当以仁心为药石,以典籍为圭臬。需览《内经》"恬淡虚无"之论,当思心理调摄之要;谨记希波克拉底之誓,须悟医者天职之重。 今汝所处,非若景濂先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之境地,然实验楼灯火常明,图书馆典籍如海,此诚精进之时也。李时珍历卅载而成《本草纲目》,王清任亲剖残尸而绘《医林改错》,此皆汝之楷模。望尔焚膏继晷,穷究医理,他日效林文忠公"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志,解民众心疾之苦。 时值春深,淝水之畔当是书香满径。遥想此刻汝当于安医大图书馆披卷。东坡曾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况精神医学日新月异乎?惟愿岁岁如今朝,如柠香沁脾,持恒守正。 寒暖自知,勤学之余亦当珍摄! 钱周忠琴 二零二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