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咱们要说说英布为什么要背叛项羽这么一件事,看看了解清楚之后,对于我们原来的历史印象会不会有一点触动或者改变。
英布本是秦朝的一名刑徒,在骊山服刑,后来是趁乱越狱了,成了一名匪徒。可见,英布一直就不是啥省油的灯,只是因为当时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咱们不方便对他做太多的社会评价。
后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点燃反秦的烽火,已经落草为寇的英布便联系上了番县的县令吴芮,来了一个官匪一家亲,娶了吴芮的女儿,然后举旗造反了。

当时的反秦义军之中,风头最盛的就是项梁、项羽叔侄领导的项家军,所以在陈胜下落不明之后,原陈胜的部将吕臣假借陈胜的名义调项家军北上抗秦,项家军北上的过程中,陈婴、英布、蒲将军等等都先后归附了项家军。
自此之后,英布就跟那个时代最拉风的男人项羽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和感情。
英布这个人也很猛,本就是亡命之徒嘛,这种猛男气质也对项羽的胃口,所以项羽对英布一直都是相当器重的。当然,从客观上来讲,英布也确实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在著名的巨鹿之战中,带2万人扎进章邯的运粮甬道当火力吸引点的,就是他。
世人都说项羽对手下战将刻薄寡恩、不愿赏赐,但至少项羽对英布是没话说的。灭秦之后,直接把英布封为了九江王,就连英布的老丈人吴芮也被封为了衡山王。虽然这跟他们翁婿是反秦的元老有关系,但要说项羽对他们没有一点感情加分,恐怕也是难以服众的。即便项羽没有照顾英布,但至少也对他不错吧。

可是,英布在被封王之后,立马就向天下人展示了“人是会变的”这永恒的话题。项羽在齐地的田荣起兵作乱之时,曾要求英布出兵助他的。可是吧,英布以自己生病了为由,给拒绝了,只给项羽派了5000大头兵意思意思一下。这个意思意思是啥意思呢?就是你项羽原来是我的老领导,你遇到事了,我给你随个份子钱没问题,但是什么叫我像当初一样唯你马首是瞻,那指定是不行了。因为咱现在也算有身份的人了,咱也是一个王呀!
项羽当时因为急于去齐地平乱,再说去平个齐地,他带着自己的本部兵马应该也没有多大问题,所以也就没怎么跟英布计较,然后就去齐地干架去了。

随后的事情就说来话长了,项羽在齐地被缠住了,赵地也乱了,秦地也变成了刘邦的了,然后,刘邦还组建了复仇者联盟趁虚而入地端掉了项羽的老巢彭城,但项羽再次展示了什么叫最拉风的男人,率领3万精锐从齐地奔袭回彭城,又把刘邦打得怀疑人生了……
刘邦这个人痞是痞了点,但他身上那股子百折不饶的精气神还真值得大家学习,因为在彭城之战吃了大亏,这货立马从惹事者变成了受害者了,说不带项羽这么欺负人,他不干,绝不妥协,一定要抗争到底。

一直充当刘邦人生导师的张良也就好刘邦身上这股劲,于是赶紧给刘邦提意见:刘总,咱们嘴硬没问题,但是心里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就项羽那恐怖战斗力,咱们指定是干不过他的。所以得群殴他,咱估摸了一下,韩信、彭越和英布这三个人您是必须得用上。甚至怎么用我都替您想好了。韩信军事指挥能力极强,让他去充当攻坚的箭头人物;彭越善于打游击,让他去牵制骚扰项羽;英布则是地处楚地的大后方,况且英布本身也骁勇善战,可以在削弱项羽的同时,让咱们增加一个猛男打手。
韩信和彭越这两个人的事情相对来说还比较好解决,因为韩信本身就是刘邦的部署,直接把他从关中调往前线便是,而彭越也早已归服刘邦,许之以利,不难拉拢他。唯有英布是很不好搞定的,从发展前途上来看,刘邦刚刚吃了彭城之战的大败仗,声威不振,而项羽再次如日中天;从个人能力上来看,项羽的霸王之名实至名归,而刘邦似乎有点油腔滑调;从相互之间的交情来看,英布和项羽是老交情了,且项羽一直对英布高看一眼,而英布和刘邦没啥交集。

但刘邦这个人在决策方面一向是当机立断,该做的事情就赶紧去做吧,想那么多干什么呢?先是派了礼宾官随何去争取英布,然后派人回关中向萧何要人补充兵员,并命韩信火速赶往前线。随后派人联络了彭越。
随何领命之后,火速赶往了六县(今安徽六安)去游说英布。
一开始,英布的态度很暧昧、很纠结,只是按照外交礼仪接待了随何,但一连好几天都不跟随何见面。

拜访过客户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对随何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来办事连负责人都见不到,自己这一趟不白跑了?所以随何心急之下就开始了攻心战术了,他对接待他的英布太宰说到:“大王不接见我,很明显是不想因为弱小的汉国得罪强大的楚国,但实际上这是偏见。所以我是专门过来提醒大王的,我说的对,你们可以听,说得不对,你们可以杀了我,对你们是没有什么损失的,但拒不接见我,显然不够明智。”言下之意,选择权在你们自己手里,怕什么呢?
太宰一看随何都敢赌生死了,就帮随何带了个话。而英布也认为随何说得有道理,所以便接见了随何。

见面后,随何开门见山地开始挑拨,直接问英布,大王为何如此惧怕项羽?
英布说了,喝水不忘挖井人呢。
随何抓住话柄,开始煽风点火。您跟项羽在职位上是平等的呀,都是国王,您视项羽为领导,这是不是有点太没面子了。其实您就是觉得自己没有项羽那么能打而已,什么尊重他,就是怕他嘛!这也没问题,可问题的是,项羽当初伐齐的时候,要你出兵相助,你为什么托病推辞呢?还有汉王占领彭城以及后面的彭城之战,也没有见你出兵相助,你觉得项羽对你心里没有想法吗?言下之意,你英布对项羽嘴上很恭敬,心里却很不服,大家都是明白人,就别装了吧!
英布被人戳穿了真实心思,有点不淡定了。

随后,随何继续添油加醋,说你依附了强大的项羽但又不愿意付出真心,刘邦来拉拢你你又觉得刘邦不够强大不够安全,这其实是妇人之见。项羽真的强大吗?强大怎么会被刘邦轻而易举拿下彭城?刘邦真的弱小吗?弱小怎么能占据关中、广结盟友,跟项羽分庭抗礼?现在刘邦已经跟项羽在成皋、荥阳一带形成了战略对峙,从长远来看,项羽必败无疑。言下之意,你英布押错宝了。
随何继续说:退一万步讲,就算项羽最后打赢了又怎么样呢?其他诸侯会眼睁睁看着汉王死吗?不得跟战国时代合纵反秦一样,联合反楚救汉?您是要跟项羽这个孤家寡人并肩作战还是愿意跟广大同胞共创美好未来呢?如果你铁了心要支持项羽,项羽平定天下之后能容得下你吗?相反,现在是汉王最难受的时候,你出手在背后牵制项羽,这是帮了汉王的大忙,他以后不得对您感恩戴德?不得加封您更多的领土?
最后,随何为了打消英布的疑虑,说自己所说的意思都是刘邦本人的意思,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诚心邀请英布加盟。让英布认真考虑一下。

咱还是那句老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化人要忽悠你,你基本上是没得跑的。大家别觉得什么随何说的是句句在理哈,其实是句句是在忽悠英布,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他说项羽成功之后不会放过英布,那刘邦当皇帝之后放过英布了吗?甚至说,刘邦有放过英布的心思没?
但是,我们依然要说随何这一番话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为什么呢?精准把握了人性的弱点嘛!咱们仔细去看看自己的周围,是不是绝大多数的生意都是在利用人性的弱点在赚钱?其实古今皆是如此。利用别人的人性弱点或许并没有那么可耻,生态决定了的嘛!但是那些挖空心思鼓励、教导别人去利用他人的人性弱点,大家真的要小心了。也许大家本身就是被利用的一环,还是用完就丢的那一部分。

本身就有一身毛病的英布在随何这一番猛烈攻击下,瞬间沦陷了,于是,在考虑一段时间之后,便对随何说:“请奉命!”啥意思呢?汉王有啥指示,我英布照办。你英布最后被刘邦给灭了,那也是活该。生活给了你做人的机会,你却偏偏要做狗,怪谁呢?狗的结局不就是那样吗?
随后,英布还反复嘱托随何暂时替自己保密,千万不能让项羽有所察觉了。
也正在这个时候,项羽的使者也来到了六县,来干嘛呢?来请英布出兵伐汉。
然后,英布又开始犹豫不决了,是选择前男友还是现男友呢?你也别想了,你就是刘邦碗里的一坨肉,不会让你跑了的。随何这货够狠,直接跑到项羽使者那里,宣布英布已经叛楚降汉了,然后逼着英布把项羽的使者杀人灭口。
就这样,英布彻底被刘邦绑上了贼船,也让项羽离被群殴致死更进一步。

关于刘邦成功策反英布这件事,可能很多人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刘邦和随何如何如何能够随机应变、巧舌如簧上面去了。咱不否认、批判这种理解,毕竟在翻脸无情的名利场,刘邦和随何这种动作是有效的。
但是,我真正想借此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问题!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会说要不忘初心、要坚持真善美、要做一个有原则底线的人,这些都很好,都是正面的价值观。但是,我特别想问一下,又真的有多少人在世事沉浮、人间冷暖之后,还知道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吗?还能够正确理解什么是真善美吗?还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吗?
大家也不要不好意思承认,其实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所谓的人际关系就是拿来利用的。

英布为什么会被刘邦和随何忽悠得背叛项羽呢?英布就是跟我们大多数平头百姓一样吗?不就是怕得到的东西重新失去吗?不就是觉得在利益面前他和项羽的交情不值一提吗?
反过来,我们再去想一想,刘邦为什么会不惜代价去拉拢英布呢?是他真的喜欢你英布吗?其实就是你英布在那个特定形势下对他很重要嘛!所以,英布其实跟我们很多平头百姓一样,都是典型的没啥脑子,记吃不记打。刘邦和项羽两个人,你可以谁都不相信,这没事,毕竟嘛,他们都是万恶的资本家。但是,你英布动动脑子去想一想,跟你有感情基础又有利益交往的项羽你信不过,那跟你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突然拿重大利益来诱惑你的刘邦你能信得过吗?

我们人活一世,有时候带点功利心,这是没什么可耻不可耻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比如英布的行为目的是卖主求荣,但是要不要想一下卖主得来的荣华富贵自己是否守得住呢?
刘邦、随何、项羽这样的人,咱们现实生活之中都很多,但最多、最悲哀的还是英布这样的人。大家也别不好意思承认,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就是英布这样的名利之徒,也注定就是刘邦、随何这样的人心里的工具人。

举个扎心的例子吧!
咱们是不是有很多人跟英布一样,生活起点比较低,然后凭借一股子不服输、不认命的狠劲,慢慢地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大家去看看这一部分人,大多数的结局是什么样子?
为啥呢?因为对社会和人的认知不够深刻嘛!永远活在自身的欲望之中嘛!

以英布为例,到底是你成就项羽多一点,还是项羽成就你多一点呢?项羽封你为王,你觉得这些都是你应得的,这也没有关系。但你真的有必要在飞黄腾达之后就不把项羽放在眼里吗?
项羽要你出兵伐齐,你可以不去,病了就是病了,解释权在你,更何况项羽也没把你怎么样吧!你要是真的聪明,能不能在项羽吊打齐国之后或者项羽打赢彭城之战后,表示:老大,我病好了,我很遗憾没能参加您的伟大创举,以后有啥好事带着兄弟,这很难吗?你要听刘邦的忽悠,铁定心思把项羽弄死,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就算你英布有共情,觉得自己对不起项羽在先、项羽不会放过自己,但是,你英布觉得刘邦会善待你吗?

朋友们,觉得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学、同事都不会对自己好,而那些素不相识的酒肉朋友会跟自己生死与共,这是一种病,得治!
我们当下有很多“英布式”的女孩子哈!前男友不管怎么用心对她,但她的心轻易就被某些花花公子给俘获了,她们的最终下场会什么样子的呢?
讲句比较激动的话,我是没有成为项羽的机会,如果我是项羽,我就让你英布见识见识人的那股子虎劲,我就放弃刘邦把你英布往死里打,大不了同归于尽,我看你英布能成为多大的人生赢家?

讲一千道一万,其实还是希望大家明白,大多部分人的人生算法都是以利益优先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主观接受。但是真的遇到一个人对自己把感情放在首位,那就一定要学会去珍惜。
比如咱们的家人,不管你做错了什么,永远支持你和鼓励你,那就不要去伤害他们了,说实话你在外面再也遇不到这样的人了;但是如果有些特殊家庭,但凡你做错了一丁点小事,就上纲上线,不把你当人看,那你也要明白,他们并没有把你当家人看,而是把你当成利益参与者看。
比如我们的同学,别觉得那些只有在同学聚会时才会想起你的同学是真的把你当同学看,多跟那些平时跟自己嘘寒问暖的朋友联系,那些平时八竿子打不着、十分冷漠的同学,可来往也可不来往。
比如我们的朋友,朋友之间以利相交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唯利是图一定是有问题的。你觉得那些平时跟你老死不相往来但突然之间有个大好事要跟你共同致富的狐朋狗友,靠得住吗?
所以,我亲爱的家人们,如果大家能够活成刘邦、随何,我是打心眼里祝福大家,但真的不希望大家活成英布这个熊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