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来 风 雨 春 自 归 去 “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毛姆) 春日里,宜看花,观鸟,走入自然。 在古典诗词中品味暮春之美,将日子过成诗,将自己活成景。 ![]() 《望江南·暮春》 北宋·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 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 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春色属芜菁。 苏轼对春天有特别的偏爱。从“天涯何处无芳草”道“东风吹破两行泪”;从“诗酒趁年华”到“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都是写的春天景色。 在他笔下,暮春更是别有一番风情。 小溪弯弯,舞榭歌台之上,春风轻拂,飞扬的裙角,带给人美的享受。 春雨之后,农家人忙着耕地,桃花李花虽已经凋谢,但布谷鸟的叫声却是如此动听,响彻灌木丛。 春天的绚烂之美,如今归于平静。春天的绿色,最终留给了芜菁。 芜菁借着春风春雨的滋润,长势喜人。在苏轼看来,芜菁才是真正集聚了春天所有的精华。 ![]() 《金凤钩·送春》 北宋·晁补之 春辞我,向何处?怪草草、夜来风雨。一簪华发,少欢饶恨,无计殢春且住。 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一栏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 昨夜一阵狂风横雨,便带走了春天。 舍不得春,却想不出什么办法留住春天。 心中满是遗憾和愁绪,在小园里慢慢行走。 忽见墙角一栏正在开放的红芍药,带着露水的般清新。原来,春天并没有真的离去。 晁补之,苏门四学士之一,擅长诗画,才华很高。但仕途并不顺畅,曾有过几度仕宦浮沉颠沛的经历。 词中“夜来风雨”送春归的意象,既包含自然界中的风雨,也蕴含着宦海中的风风雨雨。 虽是伤春之作,但伤而不哀,尤其最后一句“一栏红药,倚风含露”。自有一番“柳暗花明又一村”乐观豁达。 ![]() 《诉衷情·送春》 两宋·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暮春时节,有人伤怀,亦有人欢喜。 小雨过后,大地好像洗过一般,空气十分新鲜。燕子在风中翩翩起舞,词人骑着马儿,向家乡进发,无比欢畅。 回望来时的路,一程一程的山峦,浩阔无边的江水,总算也走过来了。 如今,归家在望。再也不必忍受年年客中送春的凄凉滋味,家中妻儿也可以放下对远人的思念之愁。 想到这儿,词人不禁向柳絮开起了玩笑。俏皮地说:“如今送春也罢,念远也罢,那些愁绪和感伤,就都交给你了,杨花!” 大自然,从不缺少美景,重要的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赏景的心情。 正如王维在《鸟鸣涧》中所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