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判断和调理瘀血,记住中医这三句话就行:舌底红要清热;舌底淡需温阳;舌底紫得行气。 1、舌底红清热 舌象特征:舌底颜色鲜红,细小脉络呈紫红色,两条粗大青筋是黑紫色或青紫色; 成因:体内热邪过重,持续影响血液,让血液变得黏稠,流动速度变慢,逐渐瘀滞,出现热盛血瘀的情况,热量在舌底显现,导致舌底发红; 表现症状:全身燥热,皮肤发痒、干燥,口渴想喝水,心情烦躁,头晕耳鸣,容易忘事,睡眠不好; 调理参考:可以用生地黄汤,它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2、舌底淡温阳 舌象特征:舌底颜色淡白,几乎看不到血色,脉络模糊不明显,两条青筋是青紫色或青黑色; 成因:体内阳气不足,寒气产生。中医讲血遇到寒就会凝结,血液和寒气相遇,就会流动不畅,堆积在一处,形成寒凝血瘀; 表现症状:特别怕冷,手脚常年冰凉,脸色发黑,脸上长黑斑,关节冷痛、刺痛,颈肩部僵硬疼痛; 调理参考:少腹逐瘀汤比较合适,它能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3、舌底紫行气 舌象特征:舌底颜色暗紫、发胀,脉络杂乱无章,呈紫红色,两条青筋又粗又大,黑紫色还分叉; 成因:体内气机运行不顺畅,阻滞在一起,阻碍血液流通,血液运行不畅,长时间堆积就形成气滞血瘀; 表现症状:胸口发闷,还会刺痛,经常不自觉叹气,皮肤上出现青紫的瘀血斑块、瘀点,两侧肋骨胀痛; 调理参考:桃红四物汤可以用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舌诊##舌象分析##中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