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师表 诸葛亮 译文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讨,让孙策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齐桓下拜受胙》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阴饴甥对秦伯》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子鱼论战》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寺人披见文公》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介之推不言禄》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展喜犒师》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蹇叔哭师》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崤之战》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郑子家告赵宣子》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王孙满对楚子 》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齐国佐不辱命》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楚归晋知罃》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吕相绝秦》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驹支不屈于晋》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祁奚请免叔向》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晏子不死君难》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季札观周乐》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子产坏晋馆垣》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子产论尹何为邑》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子革对灵王》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子产论政宽猛》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吴许越成》 《国语》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祭公谏征犬戎》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召公谏厉王止谤》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襄王不许请隧》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单子知陈必亡》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展禽论祀爰居》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里革断罟匡君》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敬姜论劳逸》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叔向贺贫》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王孙圉论楚宝》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诸稽郢行成于吴》 古文观止丨左丘明《申胥谏许越成》 古文观止丨戴圣《礼记·曾子易箦》 古文观止丨戴圣《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 古文观止丨戴圣《礼记·公子重耳对秦客》 古文观止丨戴圣《礼记·杜蒉扬觯》 古文观止丨戴圣《礼记·晋献文子室成》 《战国策》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范雎对秦王》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庄辛论幸臣》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鲁共公择言》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唐雎说信陵君》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古文观止丨刘向《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 《李斯》 古文观止丨李斯《谏逐客书》 《楚辞》 古文观止丨屈原《楚辞·卜居》 古文观止丨宋玉《楚辞·对楚王问》 《史记》 古文观止丨《史记·五帝本纪赞》 古文观止丨《史记·项羽本纪赞》 古文观止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古文观止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古文观止丨《史记·孔子世家赞》 古文观止丨《史记·外戚世家序》 古文观止丨《史记·伯夷列传》 古文观止丨《史记·管晏列传》 古文观止丨《史记·屈原列传》 古文观止丨《史记·酷吏列传序》 古文观止丨《史记·游侠列传序》 古文观止丨《史记·滑稽列传》 古文观止丨《史记·货殖列传序》 古文观止丨《史记·太史公自序》 古文观止丨《史记·报任安书》 《汉书》 古文观止丨《汉书·高帝求贤诏》 古文观止丨《汉书·文帝议佐百姓诏》 古文观止丨《汉书·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古文观止丨《汉书·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古文观止丨贾谊《过秦论》 古文观止丨贾谊《治安策》 古文观止丨晁错《论贵粟疏》 古文观止丨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古文观止丨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古文观止丨李陵《答苏武书》 古文观止丨路温舒《尚德缓刑书》
|
|
来自: 昵称503199 > 《《古文观止》+古月三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