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NP 与 NT-proBNP最新专家共识,升高的临床意义,升高就是心力衰竭吗?

 郑晓安 2025-04-24 发布于黑龙江
各类心电资源大集合



B型利钠肽(BN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脏功能生物标志物,同时也是心力衰竭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首选生物标志物,被多个临床实践指南作为Ⅰ级推荐[1]。本共识从检验和临床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BNP/NT‑proBNP 最新研究进展和国内现阶段应用要求,用以指导和规范BNP/NT‑proBNP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2]。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又称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脑利钠肽,脑钠尿肽。

脑钠尿肽最初由日本学者于猪脑中分离出来而得名。其主要由心肌细胞合成分泌,属于钠尿肽(NP)家族(包括心房钠尿肽-ANP、C 型钠尿肽-CNP 等)中的一员。

图片
图1  BNP/NT-proBNP的合成、加工与分泌

其最初以含有 134 个氨基酸的 pro-BNP 前体形式存在,在酶的作用下,裂解为含有 76 个氨基酸的无活性 NT-proBNP 及含有 32 个氨基酸的具有生理活性的 BNP。

图片
图2 利钠肽病理生理机制

BNP 主要在大血管等部位降解,而 NT-proBNP 主要经肾脏排泄,测定血浆中的 BNP 或者 NT-proBNP 水平可以对心衰进行诊断和评估。

虽然BNP 和 NT-proBNP 都是是由 proBNP 等摩尔裂解而来,但二者又有不同的生物学特点:详见表 1。

表 1 BNP 和 NT-proBNP 的主要区别
图片

总结来说:BNP 半衰期较短,约 20-22 min,在了解患者即刻情况时更有价值;NT-proBNP 半衰期相对更长,为 120 min,外周血中的浓度更高,体外更加稳定,更适于临床监测。

BNP 受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等)影响,使其降解减少,水平升高;NT-proBNP 不受影响。
BNP 除经肾脏代谢外,还可通过与受体结合、酶降解等途径清除,受肾功影响相对小;NT-proBNP 主要经肾脏代谢,受到肾功影响更大。
此外,NT-proBNP 诊断阈值受年龄影响更大。
免疫分析法是临床实验室检测BNP/NT‑proBNP的主要方法。外周血中有 BNP、NT‑proBNP 和proBNP三种相关肽段,并且在各种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为长度不一的多种短肽段,实验室检测的BNP/NT‑proBNP实则为多种混合肽段。肽段的多样化是实现其标准化的难点。目前尚无参考物质可用,无法实现BNP/NT‑proBNP标准化。
图片
01
    
BNP/NT-proBNP与急性心衰
BNP/NT-proBNP 指标在急性心衰中的临床价值要大于慢性心衰,在急性心衰中排除截点的可靠程度要大于诊断截点的可靠程度。
1、急性心衰的排除诊断:
目前在急性心衰中 BNP /NT-proBNP排除截点比诊断截点更为可靠。BNP 的排除截点为<100 pg/ml,NT-proBNP 的排除截点为<300pg /ml。
2、急性心衰的确定诊断:
BNP的诊断截点为 ≥300 pg/ml,NT-proBNP 的诊断截点为 ≥450 pg/ml(<50 岁)、≥900pg /ml(50~75 岁)、≥1800 pg/ml(>75 岁),在急性左心衰的诊断中对于 BNP/NT-proBNP 诊断截点应更注意结合临床表现和其它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可见,NT-proBNP 可应用于急性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此外,可按年龄分层纳入或排除心衰诊断,详见表 2。
表 2 NT-proBNP 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和排除诊断的按年龄分层的最佳界值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当以 300 ng/L 为临界值,利用 NT-proBNP 排除急性心衰时,阴性预测值高达 98~99%,因此,NT-proBNP 是一个可靠的心功能标志物。
图片
02
    
BNP/NT-proBNP与慢性心衰
1、慢性心衰的排除诊断:
BNP 的排除截点为 <35 pg/ml,NT-proBNP 的排除截点为 <125 pg/ml。
2、慢性心衰的确定诊断:
研究发现慢性心衰患者的 BNP/NT-proBNP 水平低于急性心衰患者,且需要做出的鉴别诊断较多,如非心力衰竭疾病。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手段的结果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慢性心衰的预后评估:
BNP/NT-proBNP 是心衰患者死亡和再次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判断价值通常优于其他生物标记物,如内皮素、肾上腺髓质素、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等。患者入院即检测 BNP/NT-proBNP 有助于远期风险的评估。任何时间单次测定的 BNP /NT-proBNP 均有助于危险分层。重复测定会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
图片
在临床应用中,BNP和NT-proBNP的临床诊断价值大部分可以互相替代,但是两者又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BNP各年龄段的诊断参考值一致,结果判断更方便;而NT-proBNP半衰期长,在轻微及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中表现更好。因此在临床应用中BNP和NT-proBNP可相互补充,各自发挥作用。
图片
03
    
BNP/NT-proBNP升高就是心衰吗?
患者 BNP/NT-proBNP 明显增高,高度提示心力衰竭,但临床上应注意影响 BNP/NT-proBNP 诊断阈值的其他因素。
除高龄、肾功能不全外,多种心血管疾病(房颤、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和非心血管疾病(重症肺炎、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等)均可引起其升高。

此外,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可出现 BNP、NT-proBNP 的假阴性,故临床判读时需结合患者情况,综合分析。

[1] Heidenreich PA, Bozkurt B, Aguilar D, et al. 2022 AHA/ACC/HFS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int Committe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Circulation, 2022, 145(18):e895-e1032.[2]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B型利钠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35):2738-2754.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46(10): 760-789.


-=内容转载于:医伟达心血管在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