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常生活中过度洗涤、使用过烫的水清洁及暴力揉搓皮肤易造成皮肤屏障功能损伤。 选取合适的清洁剂是进行屏障修复的第一步 (丛博士注:修复皮肤屏障的前提是不继续破坏屏障,而过度清洁是破坏屏障的主要原因)。 理想清洁剂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①温和清洁皮肤。 ②对皮肤无刺激; ③可减轻或逆转由其他治疗导致的皮肤屏障损伤? ④可维持皮肤正常pH值; ⑤不会诱发粉刺或炎症皮疹; ⑥不干扰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如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 丛博士注:上述第三条有歧义,目前没有研究证实,洁面产品能减轻或逆转屏障损伤,但在洗面奶中添加神经酰胺等生理性脂质,适合敏感肌使用,有利于预防对皮肤屏障的进一步伤害。 如何选择保湿剂 保湿是维持和修复皮肤屏障的关键手段。 保湿剂主要有3个特性:锁水、保湿、软化。 对应的三类保湿剂为:封闭剂、吸湿剂和润肤剂。 其中锁水主要是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防水膜阻止水分流失,从而降低经表皮水分丢失(TEWL值)。 锁水效果最好的封闭剂是凡士林,它可以降低99%的TEWL。 而硅油的锁水作用只能降低30%的TEWL。 ![]() 而保湿主要是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使角质层含水量增加。 常见活性物质包括透明质酸、乳酸盐、尿素、山梨醇、甘油等。 (丛博士注:此处有歧义,可能是英文术语的翻译问题,这里应该指的是吸湿剂) ![]() 软化则是使皮肤光滑,常见的有二甲基硅油。 (丛博士注:此处应该指的是润肤剂,润肤剂是用来使皮肤更光滑的) ![]() 皮肤屏障修复专家共识未提到具有明确修复屏障功能的生理性脂质及其配方。 以模拟皮肤中细胞间生理性脂质(灰浆)的比例而做成的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产品被称为“仿生脂质”。 研究发现,人体正常的角质层物理性渗透性屏障由“砖墙结构”构成,砖块是角质形成细胞,而灰浆是细胞间生理性脂质。 细胞间生理性脂质主要包括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胆固醇三类脂质。 非常奇妙的是,这三类脂质在正常皮肤中以1:1:1的比例存在(摩尔比)。 当屏障受损时,就相当于墙塌了,需要外源性仿生脂质来把墙在砌起来。 不过,护肤专家的研究发现,将神经酰胺的比例提高到3:1:1(最优比例),对屏障的修复效果优于1:1:1,而2:1:1或4:1:1的修复效果均较差。 ![]() 因此,以1:1:1或3:1:1添加的生理性脂质的屏障修复效果最好。 ![]() 经临床验证,使用对皮肤屏障具有修复作用的功效性护肤品可逐渐改善TEWL、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油脂等皮肤屏障生理指标。有效缓解患者皮损处干燥、刺痛、灼热等皮肤敏感症状,并且能减轻阵发性潮红症状。 药物治疗 专家共识还介绍了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皮肤完整时修复包括冰敷、水凝胶冷敷贴、功效性护肤品等; 如皮肤出现破损时则使用含表皮生长因子(EGF)药物等促进表皮愈合,必要时外用抗生素软膏等抗感染。 丛博士注:EGF只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而没有修复角质层砖墙结构的作用。 因此,EGF的作用只有当皮肤受伤,有破损时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专家共识还提到了氨甲环酸的屏障修复作用。 研究显示,氨甲环酸作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地修复受损皮肤屏障功能。 研究发现,氨甲环酸能改善玫瑰痤疮的皮肤屏障功能,并具有抗炎作用,有治疗玫瑰痤疮的作用。 此外,国外大量研究证实,氨甲环酸对于非玫瑰痤疮导致的屏障受损,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丛博士注: 早期文献中的t-AMCHA就是氨甲环酸。 ![]() 光电治疗 专家共识还介绍了修复屏障的光电治疗。 可以很肯定的说,没有任何一种光电治疗能够直接修复皮肤屏障,只能间接修复(通过抗炎、退红等)。 也就是说,直接修复是把砖墙重新砌起来,或者封闭剂凡士林锁住水分,给皮肤提供更好的屏障修复的环境(皮肤是由自我修复功能的)! 专家共识提到了强脉冲光的光调作用,但实际上,光调作用时一种“非热”的对细胞器的调节作用。 而强脉冲光由于其光的强度很强,同时又可以被黑色素、血红蛋白和水三种靶色基吸收,是很难达到非热作用的。 检索国际上的英文文献,我没有找到任何一篇认为强脉冲光(即光子)有光调作用的论文,可别提教科书、专著了。 至于共识中指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 Nd∶YAG 1064 nm激光有光调作用,我也未查到相关文献,共识也没给出循证医学的相关证据。 而LED红、黄光确实是通过光调作用来改善敏感肌的,但它们主要发挥的是抗炎作用,理论上对间接修复屏障有利,但并不能直接修复屏障。 化学剥脱剂? 共识最后,出人意料的提到了化学剥脱剂。 共识提到:化学剥脱对皮肤屏障的影响是先损伤后修复?,可剥脱角质层,加快皮肤新陈代谢,改善过度堆积的角质形成细胞,同时刺激表皮组织和真皮纤维组织增生。 恕我孤陋寡闻,化学剥脱剂能够修复屏障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皮肤屏障主要指角质层的物理性渗透性屏障,主要由角质层的砖墙结构和颗粒层的紧密连接构成。 外用化学剥脱剂或者在医院进行化学剥脱术,只会加重屏障受损,是需要避免的。 不过,刺激性很弱的新一代果酸(乳糖酸、麦芽糖酸,葡糖酸内酯),倒是有修复屏障作用的,且被写入了护肤相关专著中。 新一代果酸 新一代果酸包括乳糖酸、麦芽糖酸,葡糖酸内酯,新一代果酸的酸性很弱,没有强剥脱作用。 新一代果酸的屏障修复作用,主要是通过“使角质层变的更致密(也会增厚),给皮肤提供弱酸性环境以及高保湿、抗氧化、抗炎”来达到的。 ![]() ![]() ![]() ![]() 图源:药妆品 第3版(2018,人卫社) 小结 1、通常所说的皮肤屏障由角质层的砖墙结构和颗粒层的紧密连接构成。 由于有物理隔绝外来有害物质侵入皮肤和防止皮肤水分蒸发,又被称为物理性屏障或渗透性屏障。 2、皮肤屏障受损就像是“墙塌了”。 直接修复皮肤屏障,就是需要用生理性脂质(灰浆)把墙砌起来,应当使用功效性护肤品(仿生脂质)来修复。 3、具有明确直接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成分和产品包括: ① 仿生脂质(1:1:1或3:1:1)。 ② 凡士林,最好是白凡士林。 ③ 氨甲环酸 (≤ 5%) ④ 新一代果酸(葡糖酸内酯、乳糖酸、麦芽糖酸)。 4、EGF可以促进创面愈合,但并没有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 5、LED红黄光具有光调作用,通过抗炎间接修复皮肤屏障。 6、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证实强脉冲光及1064nm激光具有光调作用,因为光调是非热作用。 实际上,强脉冲光在低能量下的退红作用,仍旧是通过血红蛋白吸光产热,使血液一定程度上的凝固,血流量下降。 7、用于剥脱的化学剥脱剂(果酸或水杨酸)对皮肤屏障只有负面作用,屏障受损的敏感肌或玫瑰痤疮,不要外用一代果酸或水杨酸,更不能刷酸。 8、新一代果酸与上面所说的化学剥脱剂在结构和功效上完全不同,它们对屏障的修复作用,被写入“药妆品”的教科书中。 本次对专家共识的解读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 ![]() |
|
来自: 新用户0753Ruu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