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本新书《我的外婆,从不内耗》,里面详细地描写了作者小时候被霸凌,外婆教她用智慧反击回去的全过程,看完只想说一句:太实用了,必需分享给大家!书的作者叫“理微尘”,从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来自同龄人的霸凌就开始了。有个同学抢她的玩具,她不给,对方伸手抠她的眼珠,她在挣扎中被划了个两厘米长的口子,导致她左脸永远留下了一道伤疤。比受伤更让她难过的是父母的态度——由于和对方家长是同事,选择息事宁人、完全不追究。自此,到上小学,理微尘遭到了频繁的霸凌,父母没有给她提供任何支持,反而常常说一些让她“雪上加霜”的话:我可以想象一个年幼的、没有自保能力的孩子,听到这些话时的绝望与无助。长此以往,不仅同学肆无忌惮地欺负她,连老师也越来越不把她放在眼里,因为就算被欺负,她的家长也不会来学校找麻烦。如果不是发生了一件事,让父母怀疑她精神状态有问题,把她送到外婆家“休养”,也许,理微尘的命运轨迹会和现在不同。小学五年级时,理微尘换了个班主任,由于她上学期成绩比较好,新老师让她当班长。结果,前任班长怀恨在心,在她家楼道里写满骂她的脏话,还到新老师面前诬告她“说老师坏话”。但当时,理微尘不知道“始作俑者”是谁,只知道老师撤销了她的班长职务,还逼迫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道歉。她很硬气,无论如何也不道歉,委屈得直哭。看到老师身上穿的衣服很滑稽,又忍不住笑了出来。老师看她一会哭一会笑,有点害怕,通知她父母把她带回去。被送到外婆家后,外婆听她说了整件事,知道她目前已经被全班孤立,老师也不公正,以后日子肯定会很难过,果断建议她转学。转到新学校,理微尘被霸凌的情况改善了很多,一方面是换了个环境,更重要的是,她背后不再空无一人,外婆是她强大的后盾。上初中的时候,一个男生总在理微尘的作业本上抹鼻涕,这件事说大不大,却让她深受其扰、烦不胜烦。告诉老师吧,老师也不重视,觉得她小题大做,太矫情。“记住这种委屈的感觉,但是先憋着,不露声色,静静等待,因为现在你的作业本还比较新,没什么说服力,等到鼻涕最多、作业最破的时候,就保留证据,再行动。”于是,理微尘按照外婆说的,等了一段时间,等到那个男生感冒,他简直拿她的作业本当卫生纸用,在上面擤满了鼻涕,还撕得破烂不堪。理微尘瞅准时机,拿着作业本跑到老师办公室,一言不发就开始大哭,哭到周围围了一圈老师同学,部分喜欢“积极表现”,又知道内情的同学,纷纷成为她的“嘴替”,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更有一些平时也被那个男生欺负的同学,受到鼓舞,站出来控诉。老师气得要命,当即冲到班上,痛骂了那个男生一顿,让对方向理微尘道歉。本来事情到这里,已经解决得很完美了,没想到,外婆还有彻底解决隐患的“后招”。理微尘的爸爸长相很凶,外婆派他在放学路上堵那个男生,男生看到自己被一个壮汉堵住,吓得要命。让他没想到的是,壮汉递给他一个作业本,笑眯眯地说:“送你个礼物,同学之间,要好好相处嘛。”男生感动得不得了,从此以后,对理微尘一直相当客气。有始有终,有进有退,既让霸凌者受到了惩罚,又尽可能避免对方继续报复,外婆这一套策略,实在是高。在外婆的支持和引导下,理微尘褪去了怯懦,她明白了,忍让换不来和平,只有让欺凌者付出代价,才能让伤害终止。校园霸凌这个话题,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但当自己孩子遭遇的时候,还是难免会有些愕然无措。她儿子上三年级,班上一个男孩总喜欢对他动手动脚,比如下课时他好端端地坐在座位上,那个男孩就跑过来撞他一下、踢他一脚,她儿子不敢还手,也不敢告诉老师,只能默默忍着。直到有一天,冲突升级了。排队放学时,那个男孩站在她儿子身后,先是故意踩掉他的鞋,嘲笑他的狼狈样,骂他“傻X”,后来又狠狠撞了几下他的头。这次他下手比之前都重,朋友儿子长期积压的委屈爆发,回家后崩溃大哭,边哭边说想转学,朋友追问之下,才知道事情原委。她气得浑身发抖,先安抚孩子,然后给班主任发消息说明情况,又联系对方家长,让他们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朋友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儿子的情绪已经渐渐稳定下来了,因为他看到,父母都站在他身后,在积极地帮他解决问题。第二天,班主任把两个孩子叫到办公室,给朋友打了一个语音电话。朋友直接质问那个男孩,为什么总是欺负同学,男孩回答,他只是“闹着玩”。朋友严肃地反驳,他一直在打骂自己孩子,不是一句“闹着玩”能敷衍过去的。后来,男孩不再狡辩,承认错误并道了歉。班主任也没有和稀泥,批评了那个男孩,告诉他,会给他一周的观察期,如果他不改正,就让他单独坐一个座位、排队时自己单独站一排。(对小学生来说,这是很可怕的惩罚)班主任还告诉朋友儿子,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不要忍,及时向老师求助。据朋友反馈,从那之后,儿子再也没有被那个男孩欺负过,也没有留下什么心理阴影。现在的小学,霸凌现象早就屡见不鲜。除了拳打脚踢、勒索财物、言语辱骂等“显性霸凌”外,散播谣言、暴露隐私、孤立排挤等“隐性霸凌”,才是最伤孩子内心的。而霸凌的发生,往往也不需要任何理由,出现频率最高、也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看ta不顺眼”。正如《奇葩说》辩手席瑞说:校园霸凌是一个没有逻辑的事情,也是一个随机发生的事情,不要从被霸凌者身上找问题。所以,咱们当爸妈的,当孩子不幸被欺凌时,我们能做的,是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别追究为什么是ta,别苛责ta为什么不打回去,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ta就好。 ▼ 《孟子》中有一句话,叫“盈科而后进”,意思是水流在行进过程中遇到水坑,要填满之后才能继续流动。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作一条水流,遭受霸凌,就像遇到水坑。问题不解决,坑就会永远留在孩子心里。而我们的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将那个坑填满,然后毫无负担地、快乐地向前奔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