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黄崖洞那年冬天真冷,冷得鬼子都打哆嗦——因为,他们碰上了八路军最硬的骨头。7000人围打500人,结果谁死谁活? 8天之后,明珠还在,鬼子伤亡上千,您说,这仗奇不奇? ![]() 鬼子要拆厂,咱这回真不跑了!1941年11月3日傍晚,山西黎城县,天气转冷。可比天气更冷的,是一则突报。 八路军小分队在辽县下南会村以北30里处,发现了一支规模异常庞大的敌军部队:日军2000余人,配有炮兵,伴有空中侦察。 这不是简单的扫荡,是一场实打实的围剿。日军高层调动第三十六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合计兵力超过7000人分南北两路,目标明确:摧毁黄崖洞兵工厂,掐断八路军的“血管”。 ![]() 说到这个兵工厂,来头可不小。它坐落在山西黎城县黄崖峰西面崖壁上的一个大石洞中,海拔1600多米,洞口高25米,宽20米,深40米。 这地方四面环山,唯一进出口是一条曲折狭窄的山涧通道,地形天然适合防守,朱德称它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这座兵工厂不光位置绝佳,产量也吓人。1941年初至11月,短短11个月,竟产出五○炮800余门、炮弹2万多发、步枪400多支/月、炮弹2000多发/月。装备一个团都绰绰有余。 问题来了,敌人不傻,早就通过俘虏的武器了解这家工厂的厉害。黄崖洞成了冈村宁次眼中的毒瘤。东京方面还爆出荒唐消息,说这厂子有3000名工人,现代化装备一应俱全。 ![]() 11月4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500人进驻黄崖洞,全员自带干粮弹药,准备死守。说“死守”,真不是口号——山洞只有一条进出通道,后援难进,空投没戏,一旦堵住,那就是“关门打狗”,活路都没。 那几天,敌人像下饺子似的压上来,飞机侦察、炮火轰炸、步兵强攻,车轮战打到第八昼夜。而山洞里,枪声、爆炸、浓烟,混成一锅粥。 八路军守将下令“人不动、枪不撤、阵地不让!”哪怕最后一颗子弹打光,也要用刺刀拼到底。 结局呢?八路军阵亡166人,日军被毙伤1000余人,八次进攻,八次被击退。鬼子兵带着装备回去,一脸懵。工厂没毁,自己还赔了老本。这一战,不只赢在山上,更赢在骨子里。 ![]() 崖洞造枪炮,鬼子听见都心跳!讲起这黄崖洞兵工厂的由来,得往前翻三年。1938年9月中旬,八路军总部修械所在山西榆社县讲堂镇韩庄村开始筹建。 当时,左权副参谋长亲自带队选址。山沟沟里跑了几个月,最后终于在黎城县找到了这处“宝地”。 黄崖洞不止是一个大石洞,它连着赤峪沟、左会山、水窑山、桃花寨山,是个天然的迷宫。这地方地处三县交界,兵工厂设在这里,等于插上了翅膀,敌人想找都难。 ![]() 起初,这里只有几十人,几台机器。但在朱德、彭德怀的支持下,越干越有样。到了1940年中期,厂里已能生产五五式、八一式步枪和多种地雷。 再到1941年,五○炮开始批量产出。别小看这五○炮,这可不是土造玩意儿。炮身厚实、弹道稳定,射程达2公里,能打战壕、能炸堡垒,是前线火力的“顶梁柱”。 工人数量虽未到3000,但至少也有上千人,分三班倒,昼夜不停。弹壳组、引信车间、枪械装配线,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高峰期每天能出产步枪40支,五○炮5门,炮弹200多发。但问题也来了——烟太大、声太响、进出频繁,很容易暴露。 ![]() 于是左权一边组织生产,一边重新选址,把主厂搬到了黄崖洞里,设立隐蔽通道、建防爆隔离墙,甚至在山崖上凿出哨所,安排火力点。 也正是这个决定,为后来的八昼夜保卫战赢得了最宝贵的“地利”。 这事儿让人不得不服,敌人全力以赴围剿,咱这边靠的却是一条路、一座洞、几百号人,却挡住了“扫荡”主力。 那时候真没有什么重装、空投、卫星导航,有的只是干劲。兵工厂的技术员把搅拌机拆成火药分离器、把钢板做成防护盾,造出来的东西竟然比日军的还好用。 ![]() 不是奇迹,是拼命干出来的。 八天八夜,鬼子输得“头皮发麻”!1941年11月5日凌晨,山里雾气未散,黄崖洞兵工厂内,灯火依旧。车床声、锤打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已经习惯了夜里干活,白天转移货物。 山外,日军开始行动。两路合围,南线从辽县方向上山,北线绕行桃花寨,炮兵在赤峪沟布阵,飞机开始低空侦察。兵力配置、战术图纸、突袭时间,都安排得滴水不漏。 可日军没想到的是,这片山地,每一寸都被八路军特务团侦察过。阵地工事提前一个月已修完,八个火力点、一条通道反复排雷、掩体储粮弹充足。 ![]() 第一波攻势于11月5日清晨打响。日军步兵沿山涧进攻,山崖两侧的高地上八路军机枪手早已就位,第一轮火力压制打得敌人哀嚎一片。 第二波,日军调动迫击炮、山炮,从赤峪沟向洞口轰炸。八路军则利用洞口旁的反斜坡阵地,灵活穿插,反击如影随形。 到第4天夜里,敌人连续进攻三次均未得手,死伤近400人。 最危险的是第七天。日军炮兵总攻,燃烧弹齐上。黄崖洞周边林木起火,烟雾弥漫。敌人趁火攻洞口,结果洞内工人临时封闭通风口,用水浇地降温,硬生生扛了过去。 ![]() 第八天清晨,日军开始撤兵,带走的不是战果,而是伤员和挫败。 而八路军守军虽然伤亡166人,但保住了全部重型装备,弹药也在事前基本转移完毕。 这场八昼夜的战斗,不仅让黄崖洞兵工厂保全,也打出了八路军的威名。 而日军的结论是——“黄崖洞不能再打了,这鬼地方,不值当!” ![]() 参考资料:抗战“明珠”:黄崖洞保卫战.同舟共进.2014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黄崖洞保卫战.党史博览.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