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张大爷来医院查血脂,发现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都高。回家后,老伴就把每天早上一个的鸡蛋,改成了一个蛋白,蛋黄不让吃了。说'人家都说胆固醇高要忌口,蛋黄胆固醇含量高,以后别吃了'。 这次张大爷来开药,问我们蛋黄到底能不能吃? 发现很多人和张大爷的老伴一个想法,认为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很高,吓得吃鸡蛋只吃蛋白。其实完全没必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早就说了:健康成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没问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如张大爷)每天吃1个蛋黄完全可以(蛋白可以吃2个)。 为什么各种指南都建议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咱们先来看看蛋黄的营养。 有这么一句话,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一个鸡蛋半块宝,蛋黄就是宝中宝。”这话真的是一点不假。 传统观念里,大家都认为蛋白的蛋白质含量高,其实还真不如蛋黄。每100克蛋白含蛋白质约11-13克,而每100克蛋黄含蛋白质约 15-17克。是不是没想到呀? 但是咱们按照单个鸡蛋来算,因为蛋白的体积大,所以可能蛋白质总量要稍微高一点。 蛋黄不仅蛋白质含量高,吸收率还高,可达98%,特别适合老年人增强免疫力。蛋黄还含有约28%的脂肪(其中一半是对身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约580毫克/100克)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如A、D、B12)和矿物质(铁、锌、卵磷脂等)。 卵磷脂,被称为蛋黄里的'血管清道夫',能帮助胆固醇代谢,就像给血管里的'垃圾车'配上导航,让胆固醇顺利运到该去的地方。 护眼黄金: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蛋黄的'天然防晒霜',每天吃1个蛋黄,相当于给眼睛涂了一层防紫外线的'隔离霜',能预防老花眼和白内障。 说完了蛋黄的营养,咱们再搞清楚胆固醇到底是怎么来的? 胆固醇是咱们身体必备的一种物质,用处很大,所以身体每天都自己生产一部分胆固醇,不然就无法正常运作。身体自己造的占大头,70%以上。吃进去的只占小头。 制造胆固醇的场所就是肝脏。它会根据身体需要,来制造胆固醇。打个比方: 如果你吃的东西太油腻(比如顿顿红烧肉、炸鸡腿),肝脏会收到“信号”:“主人吃了好多脂肪,得赶紧多造点胆固醇来帮忙消化!”结果就是胆固醇产量超标; 如果你不爱运动、经常熬夜,肝脏“工作效率”变低,生产的胆固醇可能排不出去,堆在血管里; 还有遗传因素,比如有些人天生肝脏“干活”没谱,容易造太多胆固醇(这就是为啥有人吃得清淡也胆固醇高)。 从食物里吃进去的只占30%左右。主要来自动物内脏、蛋黄、肥肉等。 食物中的胆固醇只占一小部分,而且健康人的肝脏会“调节平衡”:比如今天吃了个蛋黄,肝脏就会少造一点,不让总量太高。但是有两类大家非常熟悉的东西,会让肝脏“乱生产”: 第一个就是饱和脂肪:比如肥肉、黄油、猪油、奶油蛋糕,吃多了会刺激肝脏疯狂造胆固醇; 第二个就是反式脂肪:比如油炸食品(油条、薯条)、植脂末(奶茶、速溶咖啡)、部分零食(威化饼、夹心饼干),不仅让肝脏多造胆固醇,还会让“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最危险! ![]() 所以真正让胆固醇超标的“凶手”,不是单一吃蛋黄或肉,而是吃了太多让肝脏“加班生产”的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再就是身体自己调节胆固醇的能力变差(比如老了、病了、不爱动)。 那现在我们都知道蛋黄能吃,能吃多少,怎么才能让它发挥最好的效果呢?记住这'3个搭配': 一、时间搭配:早上吃蛋黄吸收最好,就像给刚启动的汽车加优质汽油,肝脏有充足时间处理胆固醇。 二、食材搭配:吃蛋黄时配点'清道夫食物',比如菠菜、海带、黑木耳,就像给肠道安排了'清洁工',帮助排出多余胆固醇。 三、生活搭配:吃完饭别久坐,下楼遛遛弯,相当于给身体的'胆固醇加工厂'增加了'消耗渠道',肝脏合成胆固醇的效率会更低。 ![]() 我爸今年住院后也是查出来胆固醇高,我妈刚开始想法也是不能吃蛋黄了,但是被我说通了,现在仍然是保持每天早上一个荷包蛋。 ![]() 怎么样,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原来以前的想法有很多是错误的。食物没有好坏,关键看怎么吃。就像穿衣服要分场合,吃鸡蛋黄也要讲科学。每天1个蛋黄,搭配清淡饮食和适度运动,反而能让咱们老年人的身体更有'营养底气'。 下次再有人说'胆固醇高不能吃蛋黄',您就可以当老师教育教育他了,科学饮食不是简单的'忌口',而是让每口饭都吃得明白、吃得舒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