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天早起,天刚亮就起床去跑步、做饭、看书,或者就是睁眼就开始工作,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也有人,晚上精神得像猫头鹰,一直玩手机、看剧、写稿,拖到凌晨三四点才睡,早上自然醒得晚。 现在,一个来自荷兰的研究团队说了件挺出人意料的事:长期坚持早起的人,平均寿命可能比那些经常运动的人还要长,而且不止长个一两年,差不多拉开了三到五年的差距。 这话一出,网上炸了锅,但更扎心的是,他们也说,这不是说运动不好,而是说,人的生物节律——就是起床睡觉的节奏——竟然影响了一个人几乎所有的内脏运行速度。 这个听上去玄乎,可越往下挖,越觉得它不是空穴来风。 研究团队用了25年时间追踪了将近9万人的生活方式,从他们的起居时间、工作习惯、体重、是否吸烟喝酒、运动频率一直追踪到他们的死亡时间, 数据庞大到每年光是录入工作就得一支小队来干。 他们把人群分成几类,早起型、晚睡型、中间型,再和是否有规律运动做交叉对比,结果发现,不管一个人多爱健身, 如果他是典型的“夜猫子”,尤其是凌晨两三点才入睡的那种人,寿命普遍要短一些。 而那些天天六七点就起床,不一定天天跑步、但生活节奏固定的人,反而活得更长。 听上去好像很不讲道理,运动难道不是延长寿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吗? 但研究里的另一项数据让人细思极恐:夜猫子中,患心脏病、代谢综合征(就是肥胖、高血糖、高血脂一起找上门那种)的比例高出其他人群31%, 而早起型的人这些病的发病率最低,尤其是70岁以后,身体差异特别明显。 为啥?因为人的内脏——肝、肾、心脏这些——本来就是按照“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的节奏来运转的。 你老是黑白颠倒,它们就得加班,而加班最多的器官,不是脑子,是肝脏。 肝脏在夜里11点到凌晨3点这段时间,是它最忙的时间段,它得解毒、修复细胞、调节血糖。 如果这个时候人还醒着,甚至在吃东西、喝酒、抽烟,肝脏的工作量等于翻倍。 长此以往,脂肪肝、肝功能异常就会先出现,然后是血糖飙高,再接下来就是胰岛素抵抗,最后很可能走上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那条不归路。 所以,不只是作息不规律,而是“晚睡晚起”这个节奏,本身就是在逼着内脏去做它本不该做的活。 运动是好事,真的没人否认。 但运动如果配不上身体内在的节奏,就像白天骑车锻炼,晚上却喝了三瓶啤酒到两点才睡,表面看很健康,实际上是身体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拉扯。 运动带来的好处,在睡眠不足或节律紊乱的前提下,会大打折扣,甚至反过来变成负担。 哈佛大学有个睡眠中心的数据也挺说明问题,他们做了一项对比实验,让一组长期失眠的人进行规律锻炼,结果发现,其中有27%的人在运动后反而心率更高、血压更不稳定、疲劳感更强。 而另一组睡眠充足但不运动的人,生理指标反而更稳定。 这里头还有个挺冷门但很关键的生理机制:肠道菌群的活动节奏也跟人的作息节律挂钩。 别小看这些细菌,它们能调节免疫、情绪、食欲,甚至影响脑子的决策能力。 有研究发现,夜间活动过多的人,肠道里会滋生出一类“夜行菌”,这些菌更容易分解糖类并制造出炎症因子,这种炎症状态如果持续存在,就是慢性疲劳、免疫力下降、甚至癌细胞变异的温床。 相反,那些规律早睡早起的人,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更高,抗炎能力也强。 再说个大家可能没想到的地方:体温。 人一天的基础体温其实是有起伏的,早上最低,下午四点左右最高。 如果一个人晚睡晚起,他的体温波动周期会被拉长,这会导致代谢效率降低。 有个哥本哈根的实验追踪了120位受试者,把他们分成晨型和夜型两组,记录他们一天24小时的体温变化,结果显示,夜型人的基础代谢率比晨型人平均低了8.3%。 别小看这点差距,一年下来可能就是多囤下去6公斤脂肪。 而肥胖,是所有慢性病的根源。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因素,最后都绕回了一个点——身体的“生物钟”。 它不像闹钟那样能人为设定,更多是基因决定的。 而人一旦违背了这个钟的节奏,身体就得自己找办法补偿,比如加快血液循环、提升皮质醇浓度、临时调动免疫系统,但这些补偿机制是有代价的。 年轻时看不出啥问题,但时间一长,累积起来的负担就会以某种疾病的形式爆发出来。 那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一个人天生就是夜猫子体质,他应该怎么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既不失眠、也不让寿命打折扣呢? 其实办法还是有的,重点在于“顺势而为”。 首先得搞清楚,夜猫子并不是病,但需要更精细地管理自己的作息节奏。 比如即便晚睡,也要保证足够的深睡时长。 可以尝试用褪黑素补充剂、睡前灯光调节、固定晚间仪式感来帮助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而在饮食上,更要避免晚餐过饱、深夜吃宵夜这种对肝脏伤害极大的行为。 另外,夜型人群的运动时间也应该调整,比如安排在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之间,这样能更贴合他们的生物节律,同时不影响夜间的休息。 更重要的是要定期体检,尤其是肝功能、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监测,提早干预比事后治疗有效得多。 别再纠结“早起的人到底是不是比运动的人长寿”这种话题了,更重要的问题是:人的健康到底能不能靠单一行为来决定?很显然,不能。 健康是个系统工程,光靠“运动”或者“早起”都撑不起长寿的全局。 那现在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熬夜导致的肝功能损伤,是不是只要后来补觉或吃护肝药就能逆转?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1]陈宗伦.坚持早起带给身体的惊人变化[J].江苏卫生保健,2016,(17):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