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解心衰经济负担难题!芪苈强心兼具疗效与成本效益再添力证

 中医世界11 2025-04-24

心力衰竭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沉重的经济负担持续威胁着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医疗资源,且反复住院与高昂治疗费用加剧了患者困境。在此背景下,探索兼具疗效与经济性的治疗方案成为心衰患者的迫切需求。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衰杂志(ESC Heart Failure)》发表了一项“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治疗中国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的成本效益分析”,其结果显示,在标准治疗中添加芪苈强心具有成本效益,证实了芪苈强心治疗心衰兼具临床疗效与经济性的双重价值。

心衰患者经济负担影响临床结局,亟需破解心衰治疗经济困境

心衰至今仍是严重影响全球健康的公共健康问题,研究显示,尽管接受了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慢性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仍高达50%1。此外,心衰患者常面临反复住院和长期治疗的困境,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既往研究表明,心衰患者医疗保健费用带来的经济负担越大,患者出院后1年内死亡率越高,生活质量越差2。因此,破解心衰治疗经济困境、降低心衰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芪苈强心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自主研发的创新中药,具有益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通络的功效,能够多机制干预心衰进展,与现代医学“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综合治疗心衰的理念一致,并获得我国多部心衰指南推荐1。近期,有研究基于QUEST试验的临床参数数据构建马尔可夫模型,旨在从中国医疗支付者的角度分析芪苈强心在HFrEF治疗中的成本效益3

马尔可夫模型验证,芪苈强心是中国心衰治疗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研究方法

研究通过构建马尔可夫模型,评估了芪苈强心在HFrEF治疗中的成本效益。模型构建包含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Ⅳ级心功能状态和死亡状态,时间跨度为19年(每3个月为一周期)。临床参数来源于QUEST研究,成本数据包括芪苈强心治疗费用、标准治疗费用和住院费用。采用马尔可夫模型计算芪苈强心组(芪苈强心联合标准治疗)及标准治疗组总治疗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增量成本效益比(ICUR)结果,以中国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人均支付意愿(WTP)阈值,比较ICUR与WTP阈值,以判断芪苈强心是否具有成本效益。同时,研究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分析结果的稳健性。

研究结果

ICUR

芪苈强心组和标准治疗组的平均总成本分别为56,151.75元和30,099.69元,两组的QALYs分别为4.63和 4.17。因此,芪苈强心组的ICUR为57,381.85元每QALY,低于WTP阈值的89,358元,具有成本效益(表1)3

此外,芪苈强心组每1000例模拟患者中有86.3%(n=863)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标准治疗组每1000例患者中有90.7%(n=907)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这表明芪苈强心组每1000例患者中心血管死亡人数减少了44例3

表1 芪苈强心联合标准治疗与标准治疗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芪苈强心仍然具有成本效益,芪苈强心组每3个月的成本为1726.76元,标准治疗每3个月的成本为745.16元(表2),其中心血管死亡率是影响ICUR结果的最重要因素3

表2 芪苈强心联合标准治疗与标准治疗的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

概率敏感性分析

概率敏感性分析位于右上象限的点表明芪苈强心更昂贵但更有效(图1)。左上角表示芪苈强心更昂贵但效果较差。当散点位于图像对角线右侧(绿色点)时,芪苈强心可能具有成本效益(图1)3

图1 ICUR散点图

在WTP阈值为每QALY 89,358元时,使用芪苈强心具有成本效益的概率为51.10%(图2)3

图2 (1)成本效益可接受曲线。(2)WTP阈值为89,358元时两组的经济概率

研究结论

从中国医疗支付方的角度来看,在支付意愿阈值为每QALY 89,358元的情况下,将芪苈强心添加到HFrEF的标准治疗中有51.10%的概率具有成本效益3

芪苈强心兼具疗效与成本效益,为心衰患者提供更为经济高效的中西医创新治疗方案

芪苈强心已在临床广泛应用20余年,从组方到机制,从替代指标到硬终点研究,芪苈强心均展示了中医药在心衰治疗中的独特价值和潜力。2024年8月2日,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牵头开展的QUEST研究(中药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在线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QUEST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使用芪苈强心可显著降低心衰恶化再住院和心血管死亡主要复合终点风险达22%,且降低了次要复合终点风险,安全性与耐受性均良好4。QUEST研究作为首个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硬终点研究,为芪苈强心治疗心衰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凸显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方法结合的潜在价值,也为优化慢性心衰患者的远期预后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治疗策略。

除了临床疗效,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医疗决策中也很重要,此前已有两项在中国开展的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证明了其成本效益,但前两项研究均未进行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模拟,且研究时间较短,分别为12周和1年5,6。本研究基于QUEST研究临床参数,采用马尔可夫模型对HFrEF患者中加用芪苈强心治疗进行了经济学评价,其结果显示,在标准治疗中添加芪苈强心可额外增加0.46个QALY,这表明芪苈强心具有稳健的成本效益,可作为HFrEF的联合治疗方法3 。

该研究结果的发表,不仅为芪苈强心的临床应用奠定了新的药物经济学基础,还为心衰患者提供了更为经济有效的治疗选择。期望临床能加强芪苈强心的合理应用和推广,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为我国心血管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4,40(12):947-954.

2. Yu Y, Liu J, Zhang L, Ji R, Su X, Gao Z, Xia S, Li J, Li L. Perceived Economic Burden, Mortality, and Health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JAMA Netw Open. 2024 Mar 4;7(3):e241420.

3. Wang L, Wang Y, Zhao Q. Cost-utility analysis of add-on Qili Qiangxin capsule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in China. ESC Heart Fail. 2025 Mar 11.

4. Cheang I, Yao W, et al.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liqiangxin in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Nat Med. 2024 Aug;30(8):2295-2302.

5. Gan X, Wang W, Pang G, Wu Y.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QiliQiangxin capsule in treating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n 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23; 27: 185-189.

6. Guan H, Zhao Z. Pharmacoeconomic evaluation of Qiliqiangxin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ina Pharm 2022; 33: 209-2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