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筋经》修炼古法:气血枯萎者,久练皆可仙

 武宗 2025-04-14 发布于北京

2025大吉

NEW YEAR

真正的功夫修炼,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更需要内在的领悟。只有将“求”与“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在勤奋努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

关注武宗

天下武功

筋髓功 易筋经刚体·洗髓经重生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太阳为阳精之源,月亮乃阴华之本,阴阳二气相互交感,由此衍生世间万物。在古代,那些精于采咽之术的修行者,持之以恒地修炼,最终都能超凡入圣。不过,这门采咽之法极为隐秘,鲜为人知。即便有人知晓,若无坚毅的意志与长久的恒心,也难以真正掌握,能坚持修炼并收获成效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但凡修习内联功法之人,从入门之初,直至修炼有成,乃至终身,无论生活是闲暇还是忙碌,都不应受外界事务干扰,要始终坚持。只要采咽功法持续不间断,想要修炼成仙道并非遥不可及。采咽的目的,在于汲取天地间的阴阳精华,滋养自身的精神与智慧,让体内的凝滞之气慢慢消散,使清明灵秀之气自然生长,如此便能百病不侵,对身体大有裨益。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采集日精宜在朔日进行,朔日即每月初一,此时日月更替,阳气初萌,是采集日精的绝佳时机。采集月华则要选在望日,望日为每月十五,这时月亮圆满,金水充盈,阴气正盛,适合采集月华。要是朔日或望日赶上阴雨天气,或者因事忙碌无暇采集,也可在初二、初三,或者十六、十七这几天进行。只要在这几天集中精神,同样能够补充采集。但要是过了这六天,太阳逐渐西斜,月亮开始亏缺,精气随之减弱,就不适合采集了。

采集日精时,需在寅时到卯时(凌晨三点到七点),前往高处,静静面对太阳,调整好呼吸,缓缓吸纳太阳的光华。待口中充满光华之气后,屏住呼吸,集中意念,将这口气缓缓咽下,凭借意念将其送至中宫(通常指人体的中脘部位),这便是一咽。如此重复七次,随后静静凝神片刻,再起身活动,此时即便去应酬各类事务,也不会受到影响。采集月华的方法与采集日精一致,要在戌时到亥时(晚上七点到十一点)进行,同样采集并吞咽七次。这是天地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唯有拥有恒心之人,才能长久享用;也只有满怀坚定信心之人,才能真正运用好这一方法。这是采精华法中至关重要的核心功法,切不可忽视或出现差错。

【采精华法·原文】

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化生万物。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其法秘密,世人莫知,即有知者,若无坚志,且无恒心,是为虚负,居诸而成之者少也。凡内联炼者,自初功始,至于成功,以至终身,勿论闲忙,勿及外事。若采咽之功,苟无间断,则仙道不难于成。其所以采咽者,盖取阴阳精华,益我神智,俾凝滞渐消,清灵自长,万病不生,良有大益。其法:日取于朔,谓与月初之交,其气方新,堪取日精。月取于望,谓金水盈满,其气正旺,堪取月华。设朔望日,遇有阴雨,或值不暇,则取初二、初三,十六、十七,犹可凝神补取。若过此六日,则日昃月亏,虚而不足取也。朔取日精,寅卯时高处默对,调匀鼻息,细吸光华,合满一口,闭息凝神,细细咽下,以意送之,至于中宫,是为一咽。如此七咽,静守片时,然后起行,任从酬应,毫无妨碍。望取月华,亦准前法,于戌亥时采吞七咽,此乃天地自然之利,惟有恒心者,乃能享用之,亦惟有信心者,乃能取用之。此为法中之一部大功,切勿忽误也。

【武宗精解】

《易筋经》中的“采精华法”是一门融合天地自然之力的古老修炼法门,其核心在于通过采集日精月华来调和人体阴阳,达到强健体魄、提升神智的效用。

一、修炼方法与时间选择

采精华法的核心在于“取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具体操作分为采集日精与月华两部分,时间选择上严格遵循自然节律。每月初一至初三(朔日)的寅卯时(凌晨三点至七点),是采集日精的最佳时机。此时太阳初升,阳气初生,天地间充满“太阳之精”。修炼者需择高处静立,面向东方,调匀呼吸,以鼻细吸日光的精华,待口中气息盈满后闭息凝神,缓缓咽下,并以意念将精华送至“中宫”——即脐内丹田处。此动作需重复七次,称为“七咽”。同样,每月十四至十六(望日)的戌亥时(晚七点至十一点),则是采集“太阴之华”的时机。此时月光圆满,阴气充盈,修炼者需对月而立,以同样方法吸纳月华七次。

若遇阴雨天气无法采集,可延至初二、初三或十六、十七补取。古人认为,朔望前后三日,日月与地球的位置形成特殊能量场,此时天地阴阳二气交融,精华最为充沛。超过此六日,则日月渐亏,精华虚散,不宜采撷。

二、动作要领与呼吸调控

修炼时,身体需保持自然放松,呼吸绵长细匀。调匀鼻息是关键,初习者可垂腿端坐,闭目凝神,以“握固”(拇指内扣,四指轻握)手势置于身侧,叩齿集神,逐渐进入静定状态。吸气时,意念集中于日月光华,以鼻轻吸,如同细品甘露;闭息时需凝神内守,使精华与体内气息交融;咽下时,需以意念引导精华下沉至中宫,此过程需缓慢专注,避免杂念干扰。

“七咽”之数并非随意而定,七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循环与圆满,七次吞咽形成节奏,暗合人体气脉运行规律。每一次吞咽皆需配合呼吸的深浅与意念的强弱,使精华逐步渗透至脏腑经络,最终转化为内在能量。

三、武学内涵

采精华法的根本在于“阴阳交融”。日精属阳,象征火与动;月华属阴,象征水与静。通过采撷二者精华,可调和人体内阴阳二气,消解气血凝滞,增强“清灵”之气——即神智清明、体魄强健的状态。此法的武学价值体现在内外兼修:外可强健筋骨,使动作刚柔并济;内可滋养精气,提升反应与感知能力。传统武术家认为,长期修炼此法能使人“形神俱备”,在实战中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中宫作为精华汇聚之处,在修炼中占据核心地位。中宫位于脐内,对应脾胃,乃后天之本。此处为气机运转的枢纽,精华在此沉淀后,可促进脾胃运化,增强元气,进而滋养全身。闭息凝神的过程,实则是一种“内炼”,通过抑制外呼吸,激发内在胎息,使能量在体内自然流转,达到“炼气化神”的境界。

古人将朔望日的能量变化与人体修炼紧密结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朔日日月合朔,象征阴阳初交;望日月满则盈,象征阴阳平衡。选择此时修炼,既是顺应自然规律,亦是借助天地之力强化自身。寅卯时阳气升发,戌亥时阴气渐盛,时辰的选择暗合阴阳消长之理,使修炼者与自然节律同步。

阴雨天气的替代方案则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灵活性。农耕文明中,天气变化无常,修炼法门亦需因地制宜。补采日期的设定,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体现了“持之以恒”的修炼态度——即便外界条件不利,亦不中断修行。

四、修炼要旨

采精华法虽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强的心性修为。其一为“恒心”,须长年累月坚持,不可间断。古人云:“仙道不难于成,惟患无恒”,若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则精华难以积累,功效不显。其二为“信心”,需深信此法奥妙,意念纯粹。若心存疑虑或杂念纷扰,则气息散乱,精华难以归位。其三为“静心”,修炼时需摒除外物干扰,达到“心如虚空”的状态,方能使意念与气息高度统一。

此法的终极目标并非追求超凡入圣,而是通过日常修炼,使人逐渐脱离“气血枯萎”的颓态,恢复生命本源的活力。如《易筋经》所言:“久久皆仙”——“仙”在此处并非神话概念,而是指身心通达、无病无碍的理想状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