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发送“高分书单”,送您一份高价值书单~ ![]() 「本文共 2037 字,预计阅读 6 分钟」 读书要专一 曾国藩说:“一书未读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 他曾用一年时间研读《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事务繁忙也未中断,最终读完全书,养成终身读史习惯。 读书要有恒 曾国藩回顾一生,坦言最自豪的事:“无一日不读书”。
正如曾国藩所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即使晚年政务繁忙,身体状况欠佳,曾国藩依然坚持读书。 他不仅自己读,同时鼓励家人读书。他希望子孙后代都养成读书习惯,读书明理,修身养性。 经历至暗时刻,我更明白读书有恒的益处,能在关键时刻拉自己一把。 在浮躁的时代,需守住“一书不二”的有恒。 读书有四法 曾国藩读书四步法:看、读、写、作。 他说:“读书之法,看读写作,每日不可缺一。” 看是速览框架,读是诵读入心,写是抄记沉淀,作是写作内化。 曾国藩这套读书方法,符合“输入-思考-输出-行动-改变”的读写体系。 ①看 曾国藩主张“日知所亡”,每日获取新知识。 他读《史记》和《汉书》时,通览全书框架,抓住历史脉络,而非纠结细节。 曾国藩提出“猛火煮,慢火温”的看书方法。 初读时用“猛火煮”,集中精力快速掌握框架。再读时用“慢火温”,再反复琢磨细节,深入理解。 这种看书方法既保证效率,又避免浅尝辄止。 ②读 曾国藩说:“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 他每日晨起后,都会朗读经典,吟诵加强记忆和感悟,进而内入于心。 ③写 即写读书笔记,记录感悟、疑问、收获。 曾国藩脱胎换骨的开始,是写日记。 他的记事本叫《茶余偶谈》,记录自己的启发。 曾国藩读《孙子兵法》时,将理解写成笔记,为后来带兵练好基本功。 ④作 曾国藩主张文章不求速效,要耐得住寂寞,用最笨的方法,练最通透的心性。 读书要复盘 曾国藩读书善于复盘,做到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这一点取自《朱子读书法》的两条,朱熹读书六法分别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曾国藩读书保持谦逊,反思不足,总结经验,转化为行动。 复盘的作用是“研己”,要抓住细节,抓住细节才能彻底反思,最终改变自己。 在他看来,读书若不能联系实际,无法改变自身,就如同纸上谈兵。 ▼ ❤️ 自我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