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能自己做饭,我就绝不迈进养老院一步。”当我把这句话说出口时,身边不少人投来诧异目光。 似乎在他们眼中,养老院是晚年生活的必然归宿,可对我而言,家,才是幸福晚年的根基,厨房烟火,才是生活底气。 我属猴,还是个射手座,骨子里就刻着对自由的向往。家,是我自由的小天地,在这里,我能完全按自己的节奏生活。 清晨阳光洒进屋子,我可以慢悠悠地从床上爬起来,喝杯热茶醒醒神, 再决定要不要出门溜达。想去公园呼吸新鲜空气,或是去超市挑挑蔬菜水果,抬腿就能走。 回到家,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刷视频,笑得前仰后合也好,为剧中情节默默流泪也罢,都不必在意旁人眼光。 可养老院呢,规矩多、管制严,想出个大门都不是件容易事。 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在那里生活,一举一动都像被放在放大镜下,浑身不自在。 就像《瓦尔登湖》里说的:“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我在家的生活,虽平凡,却处处是自己的印记,每分每秒都充满意义。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在家,吃饭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想吃什么,走进厨房就能动手做。 心血来潮时,花上一下午时间炖上一锅软烂入味的红烧肉,色泽红亮,香气扑鼻, 光是闻着就让人垂涎三尺,盛上一碗米饭,把红烧肉的汤汁浇在上面,每一口都是满足。 要是哪天没什么胃口,就把吃饭时间往后推,等肚子咕咕叫了再去弄点爱吃的。 但养老院的饮食就完全没这么自由了。固定的菜谱,每天吃什么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而且众口难调,那味道很难让每个人都满意。 长时间吃下来,难免会觉得厌烦。毕竟,每个人的口味都独一无二,养老院的大锅饭很难满足对美食的个性化追求。 家,每一个角落都装满了回忆。墙上的老照片,记录着家人欢聚的时刻; 阳台上的绿植,见证了无数个悠闲的午后。熟悉的家具摆放,亲切的生活气息,都能让我感到无比安心。 而养老院的环境,却让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一进去,那股浓烈的84消毒液味就扑面而来,让我本能地抗拒。 更让人难受的是,每天都要面对老人病情加重或是离世的消息。 在那里,生命的脆弱被无限放大,生活中充斥着悲伤和压抑的氛围,心情也很难好得起来。 当然,对于那些缺乏家人照顾,或是身体状况需要专业护理的老人来说,养老院提供了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生活环境。 它能解决很多家庭在养老方面的难题,给予老人必要的关怀和照料。 只是对我来说,只要还能握住厨房的锅铲,还能在熟悉的家中自由踱步,就想把晚年的每一刻,都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生活的方式有千万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