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对组合之前,先说几句提升大家中医认知的话,相当于方法论。可能很多人对此不感兴趣,但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干货,授人以渔的方法。 中成药的选择,其实很多时候中药汤剂选择也是如此,有一个很有趣的规律。某一种病,如果除此病(症)之外,没有其它明显的全身症状,用专病专方比较好。所谓的专病专方,就是说明书明确写明主治这类病症的。 如果此患者伴有全身其它很多明显的症状,此时再用专病专方,哪怕症状很像的其他患者效果很好,此患者效果大概率不会太好。这些都是临床事实,如何破解?就要从整体入手,寻找那些调理整体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经典方剂。 比如昨天我们提到的小柴胡和五苓,仲景医圣没说可以治疗鼻炎,说明书上也没有,但是我们从手心多汗,大便不畅等全身症状分析,得出津液分布异常的结论,从整体去治疗。 再比如寒证鼻炎,临床最为常见,如果全身症状不明显,单纯鼻炎症状,我一般用辛芩颗粒,里面很多辛温发散药物,说明书也明确说治疗鼻炎。其实开始我是用小青龙颗粒的,因为很多人用,也可以看成是鼻炎专病专方。那么我为什么后来更喜欢用辛芩颗粒呢,后面再讲。 如果伴有全身明显的寒性症状,比如腹泻,怕冷腰痛等,这时候单纯用辛芩或小青龙,疗效就会打折扣或不持久。此时,需要从整体入手,用什么呢?腹泻考虑太阴,用附子理中丸,怕冷腰痛考虑少阴,用金匮肾气丸。说明书没写鼻炎,但是用对证管用,这才是更高级的中医魅力。 文章写到这,肯定有聪明人问了,我们能不能采用标本兼治的乱炖模式呢?把辛芩或小青龙➕附子理中或金匮肾气一起用,当然可以!而且临床见效更快,疗效更持久! 因为小青龙里面含有半夏的缘故,与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中的附子,属于中药十八反,虽然有人说没事,但是我还是小心为上,用辛芩颗粒➕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肾气丸,规避十八反的风险。 我用过的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成药至少七八十种,一种一种介绍,很不现实,但是若是掌握这个思路,就可以提纲挈领,一目了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