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大世界启动“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战略,构建全产业链创新生

 cxag 2025-04-25
图片

在文化数字化战略与“演艺新空间”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下,中国演艺产业迎来创新变革新机遇。近日,上海大世界在成都举行的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正式发布“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战略,以“技术×内容×商业”深度融合为核心,打造全国首个由“演艺本位”向“用户本位”升级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标志着中国演艺产业从传统模式向“用户共创、技术赋能、全球化布局”的新型发展阶段迈进。

百年地标转型:

从“空间运营”到“生态构建”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文化地标,上海大世界自1917年创立以来始终是中国演艺娱乐创新的前沿阵地。2023年升级为“演艺消费集聚区”后,已形成26个多元演艺新空间的高密度生态,年演出场次超5000场,成为全国演艺空间最密集、演出形态最丰富、演出场次最多的演艺消费地标。

此次发布的“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战略”是大世界继空间升级后的又一突破性举措。据上海大世界运营方介绍,该战略将打破传统演艺项目“创作—演出”的单一模式,通过整合金融、技术、人才、场地、市场五大核心资源,构建“创意孵化—商业验证—规模化复制”的全链路服务体系,推动演艺项目从“单点创新”向“生态协同”进化。

五大赋能体系:

破解产业痛点,激活创新动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成都演交会现场,大世界“孵化器”的“五大赋能体系”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 金融支持: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提供每个入驻剧目最高50万元专项公益基金、100万元无抵押低息贷款,解决初创团队资金短缺问题;

 - 空间保障:提供上海市中心办公场地租金补贴、大世界演艺消费集聚区内演艺空间优先入驻权,配套“艺人公寓”廉租计划,降低落地成本;

 - 技术赋能:依托AI创作实验室、全息投影与VR交互技术平台、版权区块链交易系统,实现从剧本生成、场景设计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全流程数字化;

 - 人才供给:联合“选秀谷”“偶像学院”等机构建立演艺人才库,定向输送演员、编剧、技术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破解行业“用工性价比难题”;

- 市场拓展:整合大世界年均5000场演出积累的会员私域流量,搭建“商业品牌异业合作平台”,加速项目商业化落地。

首个孵化案例验证模式可行性

图片

今年初,孵化器首个落地项目——惊悚喜剧《开关SWITCH》已在上海实现“现象级”成功。创下90%上座率、两个月收回成本的纪录,并启动全国输出模式。该剧的2.0版本将运用多模态情绪交互技术,通过实时捕捉观众微表情、心跳数据动态调整剧情走向,其“技术驱动内容、数据反哺创作”的创新路径,被业内视为“新物种”孵化的典型样本。

行业展望:

从“上海样本”到“中国方案”

图片

“我们不仅要孵化爆款项目,更要培育支撑产业长期发展的'创新基因’。”上海大世界副总经理许丽表示,孵化器战略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预计3年内孵化100个以上演艺新物种,带动超50亿元产业规模,助力上海建成“亚洲演艺之都”,并为全国演艺产业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随着文化消费升级与技术融合深化,上海大世界正以“新物种孵化器”为抓手,推动中国演艺从“内容输出”迈向“生态输出”,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创新动能。

在此背景下,上海大世界将于4月28日举办“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开放日”活动。

信息来源:黄浦文旅集团

转载请注明来自黄浦最上海官方微信

喜欢“黄浦最上海”的小伙伴

记得给我们加个星标🌟,

就能更方便地获取最新信息,

随时与我们互动分享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