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彻底觉醒的认知揭秘:用觉知的慧剑斩断生命惯性不断狂奔的死循环

 杭盖2020 2025-04-25

前面几篇文章,用了很多方法和比喻,给大家介绍了,我们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你的头脑是如何建立起了一套“省电、快捷、高效”的自我编程机制,这套程序异常高效,非常隐匿,你每天一睁眼它就开始自主运行,一直在操控着你的整个人生,只要你一天意识不到这一点,它就一天不停主宰着你的生命。

而面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有以下两大类疑问:

一、有人会问:为什么 “大脑这套高效的反应系统” 不是我?

大多数人,通常认为 “我” 就是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因为身体和头脑是我们最直接能够看见,感受到的实质性的东西。下面这个点,需要你完全沉静下来,非常精微地去感受和体察。

当你完全静下来,足够安静和沉静的时候,你是完全能够作为一个清晰的“观察者”,观察到你的头脑这个系统,从启动到运行的整个运作过程的,这个视角的你,会非常清醒的认知一个真相,这个真相就是:

头脑——就是 “真正的我” 正在使用的一个工具,就像你使用你的手,你的脚,你的耳朵,你的眼睛是一样的,那你不会说:你是你的这双手,你是这双脚丫,你是这对耳朵,都是同一个道理,所以,头脑根本就不是 “真正的我” 本身。

这个点,也是很多人不可理解的坎。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或许能帮助你们更好理解一些:当你能够观察到一只蚂蚁,那就说明,你不是这只蚂蚁,你是独立于蚂蚁之外的那个观察者;当你能够观察到一座山,那就说明,你不是这座山,你是独立于山之外的那个观察者;

上面的例子中,观察者是观察的“主体”,被观察者是被观察到的“客体”,当这两个“主体和客体” 是完全不同的物种时,大家都很好理解,因为,你当然不是一只蚂蚁,你也当然不是那座山。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此:当“主客体” 都在你自身之内时,大部分人都迷惑了,都迷糊了,就像你当学生时,给你一道奥数题,完全迷糊了,根本就读不懂题目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啊!

但是,这个点恰恰就是每个生命开窍的重难点所在!只要你突破了这个重点难点,生命立马开窍!

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当你完全能够观察到你的“头脑运行的整个过程”,那个真正的你,当然就不是你的头脑,再举个例子:一个电视机能看到电视机本身吗?一个电脑能看到电脑本身吗?当一个观察主体能清晰地观察另一个客体,那么主体与客体就不是同一个东西,道理也就这样简单!

二、有人会问:大脑的这个运行系统如果不是真正的我,那“真正的我”又是谁?

理解到这一层,另一个难点又来了,很多人又会很疑惑:既然我不是我的头脑,我是那个观察者,这个观察者到底是什么?它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它?

真正的你,是观察的“主体”,最本质的 “我” ,最本真的“我”,不是身体和头脑,而是位于生命中更深层次的,那个能够感知一切的东西。这个“主体观察者”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你,就是这个“看”,这个“知道”,这个“观察”,而这些有一个统称就称为“觉”或者“觉知”。

而这个点,正是大多数人不容易理解的点:

真正的你,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是生命显像背后的那个“无形的觉知”。头脑就像你的肺,你的胃、你的肝一样,是“你”所使用的一个人体器官而已,但它们都不是“你”本身。真正的“你”,是那个能观察、能感受、能思考的“觉知”,它不会因为身体和头脑的变化而改变,也不会被外界因素干扰会有所影响。

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情绪,这说明情绪并不是“你”;

你可以感受身体的疼痛,这说明身体并不是“你”;

你可以观察到自己头脑的活动,这说明头脑并不是“你”;

“真正的你” 就像一面镜子,它能映照感知这所有的一切,但不会被映照的东西改变。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辆车,头脑比作车的导航系统,那么“觉知” 就是开车的司机,车和导航系统只是车辆行驶的工具,司机才是真正的主人。同样,身体和头脑只是“你”使用的工具,而“觉知”才是真正的“你”。

你没法看见“真正的自己”,就像眼睛看不见眼睛本身,就像电视机看不到电视机本身,但你现在能读这些文字、能感觉呼吸、能感受情绪波动,这种“知道”的能力,就是觉知。当你不再把自己等同于“这具身体”或“头脑的想法”,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是“正在体验这一切的存在”。

当一个人开始真正地观察自己,会发生一种根本性的变革,这个变革是生命一种彻底的,天翻地覆式的革命。这种转变不在于对抗或消灭什么,而在于逐渐看清事物的本质。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无数自动运作的模式,就像电脑后台运行的程序,它们悄然支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这些模式只是一种机械式运转反应,它们并不是真的生命。

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生命深层次的觉知,开启你的觉察,就像在黑暗房间里点亮了一盏明灯。最初可能只是模糊地看见家具轮廓,但随着光线增强,连角落里的尘埃都清晰可见。当人持续保持对自身的清醒观察时,某种根本性的分离就产生了:你不再完全等同于那些自动升起的情绪、冲动和思维,而是在它们与你之间创造出一个观察的空间。这个空间刚开始可能很微弱,就像透过毛玻璃看世界,但它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在开始瓦解原有的惯性和习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