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院“免陪护”火爆,广东“一对三”一天140元,患者直呼:真香!

 徘徊求知 2025-04-25

实验21.png

“一对三”一天140 元,病人24小时交给医院

4月14日,广东省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全省各地级以上市要积极组织医疗机构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并确定广州、深圳、汕头、佛山、惠州、东莞、茂名、清远等8个市作为省级首批试点地区。

39深呼吸走访了解到,此前在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先行试点的医院中,患者日均陪护费用明显下降,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较高

据介绍,免陪照护服务从“无陪护病房”服务发展而来。主要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遵循患者和家庭自愿原则,在知情同意且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由护士和医疗护理员承担生活照顾服务,无需由家属等进行院内陪护。

图片

◎ 珠江医院创伤骨科免陪照护病房。/ 图:医院供图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医疗中心,外地来穗就医患者众多,各大医院病房专业陪护需求大。珠江医院通过引入第三方陪护机构开展“免陪病房”,自2024年11月首批免陪照护病区运行以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去年10月的91.3%升至最新的94.5%。

4月22日,珠江医院对免陪护服务“再扩容”,启动第二批8个免陪照护服务试点病区,覆盖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肝胆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手术病人、老年病人较多的专科病房。目前全院已有11个病区推行这项服务,形成“护士+医疗护理员”的全新照护模式。

图片
◎ 医院11个病区已开设免陪护服务。/ 图:作者摄

在珠江医院创伤骨科病区,39深呼吸注意到,免陪护病房里的患者床头都一份“照护计划单”,详细标注了患者的照护范围、照护级别,具体的照护内容、预防风险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等。

除了按标准清单勾的内容,还有手写的“个体化照护要求”。前文提到的王阿姨,其照护单详细注明:患者有中风史,右侧肌体肌张力高,翻身不要大力……

有了这份照护计划单,医疗护理员即使负责2到3名患者的照护,每日的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心里有数。

珠江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灵晓介绍,骨伤患者的体位搬动等也有更高的专业技能要求,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工或者家属,一旦操作不规范,二次损伤的风险很大。医院对医疗护理员进行了规范系统的培训,在试点病房里,专业医疗护理员和医护人员形成小组制的一体化照护团队,同步更新同组患者的病情、护理等级和照护需求等信息,让患者得到更好照护。

尤其是今年4月起,广东省公立医院免陪照护服务价格标准落地,明确了“一对三”服务每位患者收费标准 140 元/日, “一对二”服务则收费为 180 元/日,“一对一”服务是 280 元/日。

图片
◎ 广东“免陪照护服务”收费分三档。/ 图:作者摄

“有依有据,病人也更放心。目前我们都鼓励和建议病人选择一对二、一对三服务,已经能够很好地满足患者的住院陪护需求了。” 王灵晓对39深呼吸说道。

她还强调 “免陪照护”并非无人陪护,家属既可以在探视时间里来到患者身边予以情感支持,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行雇佣护理员

据悉,免陪照护服务费用目前以患者自费为主。此前,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免陪照护服务”暂不纳入医保。广东省试点方案明确将探索商业保险覆盖免陪照护服务的相关费用。

即便没有纳入医保,“免陪护病房”的费用,也比自请护工便宜不少。



实验21.png

医疗护理员与医生、护士一起查房


免陪护照护服务不仅减轻了患者家庭负担,还改善了病区环境与秩序,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对于医护团队的工作也很有好处。

“免陪照护服务”的核心在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自去年11月试点以来,我们12名持证护理员接受超50课时的专业培训,涵盖生活护理、功能锻炼、急救演练等18项技能。”珠江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于博认为,比起普通的护工,专业的医疗护理员能够和医生、护士形成更好的“无缝衔接”

他举例说,在膝关节术后病人的日常生活照护中,经过护理团队的培训,医疗护理员能够指导和帮助患者在卧床期积极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从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避免肌肉萎缩,更好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等。如此一来,医生和护士就可以更专注于住院患者的诊疗环节。

图片
◎ 医疗护理员与医生、护士一起查房。/ 图:医院供图

不少家属可能没有意识到,照护住院病人不仅是个体力活,更是个需要专业知识的体力活。

于博对39深呼吸表示,前阵子就有护理员在送病人去检查的途中发现患者呼吸困难,果断送其返回病房进行救治,最终医生诊断为肺栓塞的早期症状。经过及时干预,病人成功脱险。“如果当时陪同的是没有专业知识的家属,处置不当的话后果可能十分严重。”

为提升医疗护理员照护水平,珠江医院根据《广东省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按照国家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与临床技能中心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开展了通科+专科系列培训

图片
◎ 医院对护理员进行培训。/ 图:医院供图

通科培训由护理部遴选高年资护士作为培训师资,传授生活照护、基本照护、临床照护、心理支持、功能锻炼等基本技能;专科照护培训即护理员分配到专科后,结合病区特点进行专业培训。

在完成培训后,根据护理员星级认证制度,将其能力与岗位、绩效挂钩,激发职业潜能。”王灵晓介绍,医院还整合医疗、护理、康复、营养等多学科资源,成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照护团队,通过医生-护士-护理员查房,让医疗护理员深度参与交接班、查房等诊疗活动,及时反馈患者需求,为医护人员诊疗决策提供一定依据。



实验21.png

护理员说:自己的工作比普通护工更有价值


“当初因为父亲得病后,家人不懂照顾,护理得不好,导致老人家屁股溃烂,很痛苦,所以我选择了护工这一行。”转眼做护工已经十几年的杨丽,在经过半年培训及通过考核后,正式在珠江医院创伤骨科病区上岗成为一名专业的医疗护理员。

从传统护工转变为专业医疗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和照护边界有很大不同。

图片
免陪照护服务袖章。/ 图:作者摄

她对39深呼吸说,以前做护工,更多的是“陪人”,照护病人会比较盲目。现在拥有了更专业的技能,知道自己每一项工作的目标和规范。“怎样观察术后病人的引流管、麻醉复苏情况、怎样用专业的手法搬抬术后病人,哪些疼痛是正常现象,哪些情况需要通知护士医生,自己都心里有数。”

现在的杨丽,不仅知道如何更科学、专业地帮患者翻身、喂药,也能协助护士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更重要的是,她能与护理人员共同排班更深入参与到患者服务过程中,感觉不再是科室的“局外人”。

她觉得自己能够更好地帮助病人,这份工作的“含金量”也更高更有价值了。以后还可以考证、评“星级”,还有固定的工作科室,好像找到了“组织”,觉得更有奔头,希望可以一直在骨科病房干下去。

“在这里我过得很开心,护士、护长对我都很照顾。”杨丽深有感触说,以前在外面做普通护工是“单打独斗”, 比如“一对一”24小时照护病人,遇到吃饭时间,只能跟患者家属商量,让家属或其他护工帮忙顶班。由于其他护工并不了解你照护的病人,其实会有很大的风险,万一病人出事了怎么办?

而现在医院免陪护病房做医疗护理员,每个患者都“照护计划单”,护理员之间都清楚患者的情况。创伤骨科的免陪护病房,12个护理员中就有6个人员可以机动调配,让每个护理员的吃饭与休息时间都得到保障。

“医疗护理员与患者相处时间最长,一个温暖的眼神都可能带给患者不一样的康复效果。”珠江医院党委副书记杨仁轩表示,“我们要求护理员不仅技术过硬,更要具备耐心、爱心和慈悲心,这是护理的基础。为保障服务质量,医院实施弹性排班制度,确保每位护理员每周至少休息1天

从试点医院可以看到,“免陪护”模式正在有效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陪护压力。相信随着免陪照护服务不断完善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患者能享受到“免陪护”服务,并有望将其纳入医保范围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作者|叶芳
排版|深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