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邓是个残疾人:刘贵福第一代“红色军工专家”刘贵福1907 年 7 月生于山东省宁津县。

 铁血老枪 2025-04-26
刘贵福
第一代“红色军工专家”刘贵福
1907 年 7 月生于山东省宁津县。1924 年 10 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17 岁的他跟随工匠李金昌在冯玉祥的练兵基地修械所开启兵工生涯。1926 年,19 岁经堂叔介绍进入阎锡山的厂,后赶往郑州,在李金昌所在修械处做工。修械处迁往山东后,他被提升为匠长,之后成为孙殿英第 41 军修械所工匠,因修造的机枪在射击比赛中获胜,升为装配领工。1934 年 3 月,孙殿英溃败部队被改编,他再次失业,后辗转到十五路军修械所和阎锡山的西北汽车修理厂。
1937 年 8 月,日军攻打太原,正在太原兵工厂做工的刘贵福受中国共产党感召,前往延安参加抗日,被分配到八路军兵工厂。当时兵工厂设备简陋,他和工友钻研出很多土方法,2 个月修好轻、重机枪 100 多挺。同年 11 月,改造马克沁机枪为性能良好的高射机枪。1938 年 3 月,八路军兵工厂迁往安塞县茶坊村,改名“陕甘宁边区机器厂”,他任枪械修造部负责人。年底,开始设计八路军自己的步枪,以捷克式卡宾枪为基础,设计出新型步枪。1939 年 4 月,该枪在“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上被标为“无名式马步枪”,获甲等产品奖,他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
1939 年 7 月,被派往太行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工作,曾任军工部技师、军工部(黄崖洞)一所副所长、粱沟四所副所长、枪弹厂厂长、太原第二工具厂厂长。开国后,先后任长治华北兵工局第一兵工厂和牡丹江一二一厂厂长、二机部一局质量处处长和五机部七局主任工程师等职。1966 年,因病在北京去世。

少年时期,为了谋生,刘贵福进入冯玉祥开班的修械所,学习枪械的修理和制作技术。由于他在修理技术上颇具天赋,很快成为工友们眼中的能人,师傅演示一遍,他就能快速掌握并做得又快又好。此后,他辗转多地工作,先后在阎锡山的工厂、孙殿英第 41 军修械所、十五路军修械所和阎锡山的西北汽车修理厂等单位任职,积累了丰富的兵工经验。
1937 年,日军攻打太原,正在太原兵工厂做工的刘贵福听闻八路军打了胜仗,受中国共产党感召,决定前往延安参加抗日。出发当天,原本打算同行的 4 个工友加上他,队伍扩大到了 16 人。到达延安后,他被分配到八路军兵工厂。当时兵工厂设备简陋,他和工友们钻研出很多土方法,在 2 个月内修好轻、重机枪 100 多挺。1937 年 11 月,他成功将马克沁机枪改造为性能良好的高射机枪。1938 年 3 月,八路军兵工厂迁往安塞县茶坊村并改名“陕甘宁边区机器厂”,他担任枪械修造部负责人。年底,他开始设计八路军自己的步枪,以捷克式卡宾枪为基础,设计出新型步枪。1939 年 4 月,该枪在“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上被标为“无名式马步枪”,获甲等产品奖,他也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在 1939 年“五一”延安的“工展会”上,他当选为劳动英雄代表,受到毛主席高度评价,毛主席题写了“刘贵福同志你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
1939 年 7 月,刘贵福被派往太行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工作。在刘鼎部长的指导下,按照刘伯承有关步枪设计的理论,他于 1940 年设计制造了八一式马步枪,军工部各厂统一成批生产,使我军有了最早的制式步枪。他对步枪轻型化的改革作出了新的贡献,是国际步枪轻型化发展变革的先驱。此后,他还曾任军工部技师、军工部(黄崖洞)一所副所长、粱沟四所副所长、枪弹厂厂长、太原第二工具厂厂长等职。开国后,先后任长治华北兵工局第一兵工厂和牡丹江一二一厂厂长、二机部一局质量处处长和五机部七局主任工程师等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